第468章 营建洛阳(1 / 2)

加入书签

傅弘之自然是铁杆的天子派,但并不代表他对于天子的一切决策都是鼎力支持的。

比如在胡人的方面。

从天子近期的安排,尤其是册封“归义单于”、“顺德可汗”一事可以看出,天子对于这些胡族的大方面还是以怀柔为主。

这个大方向对于朝堂自然是极为划算且正义的。

但对于傅弘之这种武将,特别是和胡人长期作战的武将来说,这可不是一个能让他们满意的处理方式。

就算不把这些胡人当做军功全给砍了,至少也要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一阵。

做青储?

种树?

这够吗?

傅弘之骨子里其实还是个名副其实的鹰派,只是一想到天子对自己的恩惠,也就顺着天子的意思,在金城安抚胡人。

可现在柳元景和宗悫无疑是为傅弘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把胡人全部塞到作坊可比让他们继续在草原晃荡强多了!

往后,只要让汉人继续悠闲的种田,然后用手中的粮食死死扣住这些胡人的命门即可。

这即不会让胡人挤压汉人的生存空间,还能给汉人分出更多的田地,何乐而不为呢?

这还只是傅弘之想出来的好处。

柳元景和宗悫二人曾在中书省待过一段时间,见证过作坊模式的成功。

他们知道那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作坊能产生多大的利润!

这些年,为什么刘宋的土地兼并少了?

那些世家豪门和官府的官吏都在这块吃的满嘴流油,谁会去搞一穷二白的农民?

侵占土地,不但会惹上一身麻烦,还可能被锦衣卫盯上,不划算!

而且在河套还有一个中原难以明说的优势。

在中原,那些开设作坊的作坊主还是要顾及一下在作坊中工作的百姓的。

毕竟,这些作坊主都是受过儒家教育,有礼仪道德、宗亲血族约束的。哪怕再苛刻,也多少会留下一些“温情”。

但在河套……

刘璝和叱干阿利都在疯狂祸害自己的族人,为自己积攒财富,那些作坊的胡人真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除了人的因素,柳元景和宗悫还给傅弘之透露了一个消息——

“我们发现贺兰山下有着丰富的矿产!剥羊毛能赚几个钱?那些矿才是大头!”

傅弘之:“……”

天知道这两人在天子身边都学到了些什么!

看着这两个和自己儿子一般岁数的年轻人,傅弘之突然从心底涌现出“自己老了”的情绪……

“算了,你们爱怎么搞怎么搞,不过私自采矿可是死罪!你们务必要向天子汇报清楚!”

傅弘之终究没胆子把事情搞的那么大。

他凭借之前的战功,也是受封为侯爵,离公爵仅一步之遥,犯不着冒险。

更何况。

柳元景和宗悫都是天子带出来的,犯再大的事也有天子兜着……

————————

————————

长安。

治理河套的重要性毕竟只是刘义真的“一厢情愿”,难保后世出来个二货非要和刘义真对着干,把河套的树都给砍了。

治理河套,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过程。

真正的目的,始终都是大河。

刘义真要以大河为中心,绑定一个谁都不敢轻易动刀子的利益集团,这才是确保“人亡政不熄”的最佳方案。

“长安对于中原的辐射终究有限。加上江南一带日益繁荣,仅长安一地已经不足以控制整个天下。”

“故此,朕决定营建洛阳!”

和长安相比,洛阳距离中原更近,将这里设置成刘宋第二个中心毫无疑问可以加强朝廷对中原的控制。

同时,也能缓解一下关中的人口压力。

不过营建洛阳显然不是刘义真嘴一扒拉就能建立起来的。

也不是和王买德当年修长安一样,修一座城就算营建成功了。

营建洛阳的目的,远远不是修一座城而已。

后世的隋炀帝就给出了很漂亮的答案——

修建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

所以城不是关键,如何沟通南北才是关键。

只不过隋炀帝选择了和“万里长城”一样耗时耗力的工程“京杭大运河”,结果把自己和大隋给玩死了……

有这么个“后车之鉴”,刘义真当然不会头铁的去修大运河。

何况,人家杨广敢这么玩是因为他老爹给他留下了“开皇之治”的底子。

自己有个啥?

再加上刘义真的目的可是大河,不能跑遍了!

“当年河间王(刘义隆)在洛阳时修筑过一段运河,用以沟通淮泗。”

“但这两河毕竟只是内河,运力有限。”

刘义真用手在建康点了个点,之后大手一挥,手指出了海湾,一路北上绕过山东半岛来到大河入海口。

“朝廷可以借用大海,沟通大河与长江,同时也沟通了洛阳与整个南北。”

刘义真的这个提议并不显得那么的疯狂。

海运,三国时期的吴大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