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伏杀赫连璝(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一直临近傍晚,赫连墳才依依不舍的从温柔乡中出来带兵向东方而去。

他不知道的是,杨难当的心腹早就在半夜便先一步出发敢往姚光阵中。

当姚光知道杨玄身死,杨难当意图投靠刘宋并剿灭赫连瓚的时候也是心头一颤。

这么做,毫无疑问是在拿仇池整个国家做赌注。

刘宋固然强大,但仇池毕竟直接暴露在胡夏聚集众多兵力陇右南部。只要胡夏从天水郡出发,不用三天就能带大军包围仇池!

从大局上来看,得罪胡夏,得罪赫连瓚明显不算一步好棋。

但是

这世上若是谁都能从大局出发,那这世界不乱套才怪!

姚光当即派遣一队心腹悄悄赶往刘宋大营,将想要投诚刘宋消息告知大军主将萧承之。萧承之此时还在用疑兵计迷惑仇池,想继续试探仇池的虚实。没成想突然一个大礼包砸在了自己头上。

“投诚?”

“没错!”

来的是姚光的心腹,他知道时间紧迫,赫连瑁随时能赶到前线,也就一股脑的将仇池国内的乱象告知了萧承之。

萧承之也没想到短短几天仇池国内的局势就已经糜烂到了此等境地,到了不得不来投诚大宋的地步。

而且得知仇池是被赫连聵胁迫着来烧自己的运粮队,萧承之的怒火也消了大半。

不过对于联手伏杀赫连瓚一事,萧承之还是有些拿摸不准。

能弄死,或者活捉赫连墳,对于和胡夏对垒的刘宋来说无疑有着各种不可明喻的好处。但是:

在经历了三国乱世后,大家行军打仗对于这种“敌军投诚”的戏码都多了几分警惕。脏啊!

最惨的曹操被黄盖一顿骗,直接将皇图霸业埋在了赤壁。

有了这惨痛的教训,不管是谁收到对方投诚的消息时都会犹豫一下。

更何况仇池这种本来就算不上友好,乃至有点敌对的势力,怎么看都觉得“投诚”不是很靠谱。

“我再考虑考虑。”

萧承之并没有直接许诺姚光使者什么东西。

不论是真是假,萧承之能确定一件事,那就是不久之后胡夏太子赫连瓚会带着两千骑兵来到战场。

而自己这边,却只有两千步卒。

用两千步卒打两千骑兵,这无论是伏击还是正面对抗,都会有些吃不消

姚光使者不知道萧承之的忧虑,还以为萧承之是不信任自己,便咬咬牙送上一份地图。

“这是我军在对面的布防图,每个隘口有多少兵力都标注的清清楚楚,将军若是不信,可以自遣斥候前往勘察!”

末了。

姚光使者怀着悲愤的心情说道:“吾等本不愿左右横跳,成为无信之国!奈何小国寡民,实在无力对抗敌军!将军若是能念在上国太祖皇帝封我仇池国主为武都王的份上出兵共同伏杀赫连璜,我国上下自当感激不尽!”

萧承之见其态度不似作伪,只是心中还是有些拿不准。

毕竟按照垣护之交代他的,胡夏很有可能在自己和仇池军队纠缠的时候突袭拿下汉中!自己被骗无妨,这两千士卒战死也无妨,萧承之大不了以死谢罪。

问题是

若害得丢了汉中,那萧承之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甚至连萧家都保不住他!

有了这层忧虑,萧承之此时才有些畏手畏脚,不敢去赌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苦思无果后,萧承之又派斥候去汉中询问了垣护之的意见。

他与垣护之的交情并不算太深,但萧承之从垣护之的身上看到了天子和王镇恶的影子。

长安的智谋团既然猜出了赫连勃勃有攻打汉中的可能,但还是派遣垣护之前来增援萧承之,足以看出天子、王镇恶这些大佬对其的信任。

再加上萧承之与垣护之短暂的相处了几天,他也知道垣护之确实不是酒囊饭袋,有些真才实学。

综上,萧承之才希望垣护之能给他出個注意。

信使来去很快。

黎明去,傍晚便归来,顺道带来了垣护之给萧承之回信。

萧承之展开一看,发现信中文字虽然不多,但都切中要害

“萧将军,末将以为“仇池投诚”一事多半为真!”

“仇池小国寡民,以往一直是仰我大宋之鼻息存活,突然出兵必然是国中有变。而如今仇池使者说胡夏太子赫连瑁到访仇池也算印证了这一猜测。”

“既然赫连瑁身在仇池,他若想攻打汉中,根本用不到什么计策,以胡夏兵力之盛,大可横推东经,不必大费周章的欺骗将军。’

“至于萧将军忧虑之事,末将不敢多言。不过末将敢保证,只要末将活着,赫连勃勃就攻不破阳平关,打不下汉中!”

垣护之只说了两件事

第一,投诚实乃千载难逢的良机,而非敌人计谋。

第二,他垣护之会死守汉中,和萧承之站在一起!

第一条是给了萧承之信心,第二条是解除了萧承之的后顾之忧。

有垣护之给他在后方撑腰,哪怕真出了什么事情,也不会沦落到最坏的结果!

“召姚光使者进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