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一级刑事案(1 / 2)
第220章 一级刑事案
于大章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就是领导的关怀啊。
体恤下属,以德服人。
“对了。”
吴局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将目光落到于大章身上:
“你们积案小组还没有办公地点吧?”
于大章本能地点点头,不明白领导为何突然问这个。
“你去找一间办公室,作为积案小组的办公点。”吴局对李钧命令道:
“电脑和办公用品都要配齐。”
“好的。”李钧答应道。
怎么感觉他们两个在演双簧……于大章很快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
眼前的一幕就像是彩排过一样。
惊喜一个接着一个。
很显然这是吴局和李队两人提前就商量好的。
报销油费这种事,确实是吴局一句话就能决定的。
但安排办公室就不一样了。
首先得有现成的空置办公室才行。
李钧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肯定是已经找好了。
还有就是经费,听吴局的意思,不管是电脑和办公用品都要给配全新的。
此刻的于大章有了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有时候被人特殊关照,未必是一件好事。
这些关照会在不知不觉间变成枷锁,将人约束住,让其无法挣脱。
局领导对你这么好,你好意思调走么。
给你设立单独办公室,油费都给你报销了,你不努力办案对得起领导的信任么。
于大章甚至都觉得最近的工作有些懈怠了。
这哪是在关照下属,这是在攻心啊!
时光匆匆。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虽然积案小组有了自己的办公地点,也得到了局领导的特殊关照,但案情却没有实际进展。
于大章对于手头上的三件案子也很无奈。
两件失踪案,最近的一起也要追溯到两年之前。
而且失踪人员还不是松海本地人,全都是外地来松海的务工人员。
一个是刚到松海的当天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另一个是家人与其两个多月没有联系,等想起来联系时,发现其已经失踪了一个多月。
两个案子有个共同点,最后的失踪地点都是在宏口区。
类似这样的失踪案,其实并不少见。
尤其是松海这种流动性大,人口密集的超一线城市,发生失踪案的概率要远远高于那些二三线城市。
另一件无名尸体案也是发生在两年以前。
发现尸体的地方是一处刚进行拆迁的老旧居民区。
经法医鉴定,死因是由于长时间饥饿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
通俗点说,就是饿死的。
因死者不是原居民区住户,且疑似被人抛尸在此,警方经过初步调查,决定立案侦办。
这一查就是两年。
当初发现尸体的老旧居民区已经盖起了高楼。
而尸体经过民政官网公告15日后,也进行了火化处理。
所以目前留给于大章的线索可以说少得可怜,而且还无从查起。
这一个多月时间,他和马健,刘淼三人都是在找寻线索之中度过的。
分析案宗,查验当时的监控录像……
反反复复地看,试图找出些新的线索。
奈何一点收获都没有,以至于最近他们都有点想要放弃了。
积案小组办公室内。
“大章,这都一个多月了,再这么查下去估计也是无济于事,不如就算了吧。”
说话的是马健。
他提的建议也不无道理,再继续下去,队里其他人就会认为他们是在故意摸鱼。查了一个多月都毫无进展,这种情况肯定是要停下来放一放的。
三个在职刑警,总不能一直在积案上面耗着。
“是啊大章,我觉得老马说得对。”刘淼也附和道:
“再继续下去,队里其他人可能会有意见。”
实际上,队里已经有风言风语了。
他们之所以没明说,就是在照顾于大章的面子。
“我们办案是为了什么?”
于大章眼睛一瞪:
“是为了给同事们看的吗,遇到困难就放弃,那还要我们干什么。”
他比马健和刘淼都着急。
可办案就是这样,哪有一帆风顺的。
更何况这种积案本就难查,再加上时间久远,证据就更难搜寻了。
“那……行吧。”
跟着于大章久了,马健已经将他当成了自己的领导。
而且两人是愿意跟着于大章办案的。
之所以提出暂时放弃,也是为了他着想。
“这样吧。”于大章想了想,说道:
“再查半个月,如果实在找不到新线索,我就和队里说明情况,到时候咱们三个重新回支队。”
这也是无奈之举。
就算他不提出来,队里也不会让他们无限期地查下去。
领导一直没过问,那是对积案小组的信任。
但这个信任也是有期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