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库库干!(1 / 2)
第236章 库库干!
发行商买一部片子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电影节的交易市场,一部电影的平均成交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
詹姆士决定买,李秋棠也想卖,双方一拍即合。
詹姆士也判断出这部电影在北美市场或许不会受欢迎,但在欧洲能搏一把,但欧洲市场体量不算大,詹姆士出价并不高。
1000万美元整,包圆《时间规划局欧美发行,并承诺会替《时间规划局进行冲奖公关。
1000万美元,能收回《时间规划局近一半的成本了,中影、光鲜、橙天都觉得这生意能干!
但李秋棠不答应。
少了!
李秋棠没想自己能卖过《英雄的2500万美元,但1000万就想买断欧美两大市场的版权,着实有点少。
李秋棠报1700万。
因为撇开《时间规划局的意识形态不说,哪怕就当它是一部动作剧情片,它也是优秀的。
焦点影业哪怕不上映,光卖dvd和流媒体,也能在不长的时间里把成本收回来。
但詹姆士说既然李秋棠想进颁奖季,焦点就还要另外钱公关,这笔费用詹姆士希望李秋棠可以让一点步。
李秋棠也好说话,退200万,报1500万。
詹姆士再还300万,到1200万。
李秋棠觉得300万太多,只愿退100万,报1400万。
詹姆士当即拍板,1400万美元买下《时间规划局欧美两洲的发行版权,先付100万定金,焦点拿到成片后,再付尾款。
前后谈判时间3天。
四家出品方对于这样的成交价很满意,1400万美元,合9000多万,电影还没上映就收回这么多钱,这9000多万不跟院线分账,交完税费后,四家出品方可以直接分这笔钱。
但《时间规划局的最大两家出品方中影和秋天,都要求知道版权具体金额的人保密。
电影还未上映就收回9000万投资,这是个好消息,但这消息现在传出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军心。
这消息传进投资人耳朵里,他们就敢在电影上映前吵着先分钱。
李秋棠不希望这种不好的现象发生在自己剧组。
版权售出后,李秋棠压力更大,他在谈判完成后的第二天就飞去了韩国,说特效没做完他就不回来。
版权卖出好价,但工期很赶。
中影和秋天决定临时增加后期投入,但此举遭到光鲜和橙天的反对。
他们不是不同意增加投入赶工期,而是反对中影和秋天私吞这部分。
好家伙,你俩合计完就说增加后期投入,到时候签个补充协议,我们两家利益受损。
反正已经收回9000多万了,光鲜和橙天也都愿意多投一点。
后期增加投入,四家平分,谁也不能占便宜。
最后在李秋棠抵达韩国的第三天,一笔520万美元的汇款打入剧组公账,这笔钱用于后期制作。
就连焦点都派了两个老外来韩国监督特效,也很正常,人家钱了,来看看怎么了?
做特效是一件无从取巧的事,制片方能做的只有一件事,给特效工程师们充足的时间,和咖啡。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砸钱!
人不够就招人,机器不够就加机器,加班费给够,给我库库干!没别的办法。
当然,制片方为缩短工期,降低质量要求是另外一回事了。李秋棠说吃住在特效公司还真不是吹牛,他就住在离特效公司走路10分钟远的酒店,每天都早早来公司,虽然他不参与具体制作,但他就是待在人家办公室,看着别人做,也会提出自己的要求。
520万美元来的很及时,三家特效公司分别增加一组工程师投入《时间规划局的收尾工作。
加班费又上涨了30%,工程师们各个跟打了鸡血一样,每天干到深夜。
要说奋斗,还得看东亚,韩国人拼,李秋棠也很拼,他的精力完全跟得上韩国,但焦点那两位制片人就不行了。
他们的工资由焦点承担,他们犯不着跟韩国人一样战斗到半夜。
虽然他们也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但他们真卷不过中韩。
国内,经过调整的宣发方案也差不多了。
贺岁档流量大,春节上映的电影也可以把宣发做起来了。
《时间规划局微博在短暂地沉寂3周后,重新发布新内容,《时间规划局剧组工作照,开始借贺岁档的热度启动正式的宣传。
今天发布了两张工作照,一张是导演李秋棠打着赤膊穿着短裤在给男女主角刘晔、刘艺菲讲戏。
两位主角手里也都拿着小风扇。
另一张是刘晔和刘艺菲在一起对戏说话的照片,看得出两位主角相处得十分愉快。
剧组官微配文:“那时候室外35度,棚里至少40度,大家毫无怨言,感谢大家的付出。《时间规划局,敬请期待。”
这条微博让外界几乎一致认为,《时间规划局依然能定在贺岁档。
但奇怪的是,《时间规划局至今没有明确的定档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