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菜部第一韭(2 / 5)
盗汗者,可用韭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至一升,一次性服下,可止盗汗。
消渴之症,可食用韭菜苗,或炒或作汤,日食三、五两,可加酱调味,但不可加盐。持续食用至十斤,便可初见成效。然而,过了清明节,便不宜再用此方法。
痢疾患者,多吃韭菜,无论是作汤、煮粥还是炒食,皆有疗效。
若患疮癣,可用大韭根炒至存性,捣成细末,调以猪油涂搽患处。
耳中出汁,可用韭汁滴入耳中,每日三次,可缓解症状。
遭遇食物中毒,可取生韭汁数升,饮之可解毒。
附方韭子:
遗尿在床上者,可用韭子一升、稻米二斗,加水一斗七升煮粥,取汁六升,分三次服用。
强中症患者,其症状表现为强硬不痿,精流不止,时时如针刺般疼痛,捏之则更痛,此名为强中症。可用韭子、破故纸各一两,共同研磨成末。每次取三钱,加小碗水煎服。一日服三次,即可痊愈。
腰脚无力者,可用韭子一升,拣选干净后,蒸熟晒干,簸去黑皮,炒至黄色,捣成细末。另取安息香二两,加水煮开多次,在慢火上炒至赤色。将两味药混合捣成丸,如梧桐子大小。如药太干,可稍加蜂蜜。每日空腹服三十丸,用酒送下,再以饭三、五匙压住。此方法效果显着。
妇女白带过多,可用韭子七升,加醋煮开多次,焙干后研成细末,与炼蜜制成丸子,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此方可同时治疗男子肾虚梦遗。
李时珍轻轻抚着胡须,笑道:“这韭菜食疗之法简单得很。你可取新鲜韭菜洗净切段,与粳米一同煮粥。每日清晨空腹食用一碗,不出半月,你这虚寒之症定能改善不少。”老王眼睛一亮,连声道谢。
李时珍又拿起韭菜晃了晃,表情变得严肃些,补充道:“不过你需记住,此乃食疗辅助之法,不可完全替代药物。若病症有变,还得来找我重新诊治。”老王忙不迭地点头。
就在此时,药庐外传来一阵喧闹声。李时珍皱起眉头,心中纳闷,这平日里安静的药庐怎突然如此吵闹。他快步走向门口,只见一群人抬着一位昏迷不醒的少年匆匆赶来。
李时珍眼神一凛,迅速进入医者状态,暗自思忖这又是何种疑难病症等着他去破解,刚刚轻松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李时珍赶忙指挥众人将少年抬进屋内放到床上。他先是仔细查看了少年的面色,苍白如雪,嘴唇也毫无血色。搭脉之后,发现脉象微弱且紊乱。
“这孩子之前可有受过伤或者误食了什么东西?”李时珍问道。人群中有位老者站出来说道:“李大夫,这孩子昨日上山玩耍,回来就说肚子疼,夜里便发起高烧,今日就昏迷不醒了。”
李时珍听后,微微点头,接着翻开少年的眼皮看了看,又检查了喉咙等部位。随后解开少年衣衫,看到腹部有些许红疹。沉思片刻后,他转身打开药柜取出几味药材。
“这是连翘、金银花还有甘草,先煎一副药喂给他喝下去看看。”李时珍一边说着一边忙碌地准备煎药事宜。周围的人看着他熟练而镇定的样子,渐渐放下心来。
药熬好后,众人帮忙给少年灌下。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少年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脸上也有了些许红晕,众人见状发出惊喜的呼声,李时珍紧绷的脸也稍微舒缓了一些,但是他知道,要彻底治好这少年,还需要更多的观察和诊治。
李时珍再次为少年把脉,脉象虽较之前平稳些,但仍有异常之处。他决定再细细询问老者关于少年上山之事。老者回忆道:“山上有一处旧屋,那孩子贪玩进去了,出来不久便觉不适。”李时珍听闻,心中疑窦丛生。
他带上简单的工具,决定前往那座山探寻一番。山上草木繁盛,找到旧屋并不困难。刚踏入旧屋,一股腐臭之气扑鼻而来。李时珍捂住口鼻,四处查看,竟发现墙角有一些毒蕈菇。他恍然大悟,这少年定是误触或误食了此物。
李时珍采集了部分样本带回药庐研究解毒之法。经过几日尝试调配新药,终于制成一味解药。少年服下解药后,身体逐渐恢复健康。众人皆称赞李时珍医术高明,少年更是感激涕零。
李时珍却一脸严肃地道:“山中多险物,莫要轻易涉足。”此事过后,药庐前挂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常见毒物警示,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几日后,邻村传来消息,说是多人莫名发热昏厥。李时珍听闻,立刻背起药箱赶去。到达邻村后,只见不少村民横七竖八地躺着,症状与之前那少年相似。李时珍心想难道又是毒蕈菇作祟?但仔细查看后,他否定了这个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向村民打听,得知这些人都是在河边洗衣洗菜之后发病的。于是他来到河边查看,河水并无异味,但河底淤泥颜色有些异样。李时珍取了些淤泥样本回去研究。
经过日夜钻研,他发现这淤泥中含有一种罕见的寄生虫卵,是因为上游水源被污染才导致的。李时珍赶忙配制驱虫药剂,并告知村民如何净化水源。
村民按照他所说的方法行事,服药后的病人慢慢好转起来。此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