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方舟之城的建造(1 / 2)
湮灭风暴的倒计时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距离它抵达地球还有五年的时间。林泽和曙光基地团队深知,必须尽快启动“方舟之城”的建造计划。这座巨型太空避难所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最后屏障,也是未来探索宇宙的重要。
方舟之城的设计理念:
模块化结构:方舟之城由多个独立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包括能源、食物和水循环系统。
零点能量驱动:整个城市依靠零点能量核心提供动力,确保在极端环境下也能持续运行。
生态循环系统:内部配备了先进的人工生态系统,包括氧气生成装置、植物种植区和水循环处理设备,能够支持数十万人长期生存。
防御与扩展能力:方舟之城配备了轨道防御武器,同时设计了可扩展接口,为未来的星际殖民提供基础设施。
林泽在一次全球直播中展示了方舟之城的全息蓝图。他说道:“这不仅是一座避难所,更是人类文明的延续。无论湮灭风暴多么强大,我们都将以智慧和团结迎接挑战。”
2 建造初期:技术与资源整合
方舟之城的建造需要克服一系列技术难题,而这些难题也推动了人类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林泽决定分阶段推进建设,并优先解决以下问题:
概念性产物:星链建造者
星链建造者是一种专为太空环境设计的智能机器人,它们能够在零重力条件下完成精密操作,如焊接、组装和材料运输。
应用场景:
模块拼接:每个模块由星链建造者在轨道上完成拼接,确保结构稳定性。
自修复功能:当模块受到微陨石撞击或其他损伤时,星链建造者可以自动修复受损区域。
林泽解释道:“这些机器人是我们的‘太空工匠’,它们让我们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完成方舟之城的建设。”
(2)超轻材料与纳米复合装甲
概念性产物:纳米蜂巢结构材料
方舟之城外壳采用了一种新型纳米蜂巢结构材料,这种材料不仅重量极轻,还具备极高的抗冲击能力和耐辐射性能。
特点:
抗辐射:能够有效屏蔽宇宙射线,保护内部居民免受辐射伤害。
自修复:当材料表面出现裂痕时,可以通过纳米级分子重组实现自我修复。
“这种材料让方舟之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堡垒’。”负责材料研发的科学家说道。
尽管曙光基地掌握了核心技术,但如此庞大的工程仍需要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支持。林泽通过反抗组织,与各国政府和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共享部分技术,以换取资金、原材料和人力支持。
(1)国际空间联盟成立
为了协调各国资源,林泽提议成立“国际空间联盟”(isa),这是一个由全球主要国家参与的组织,其目标是共同推进方舟之城建设,并制定未来太空移民计划。
成员国职责分工:
负责提供先进制造设备和航天器发射平台。
国提供稀有金属资源以及高效生产线。
国家负责生态循环系统和生命支持技术研发。
其他国家则提供资金、人力以及后勤保障。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合作。”林泽在联盟成立仪式上说道,“无论我们的文化、信仰或政治立场如何不同,在面对共同危机时,我们必须团结一致。”
然而,就在方舟之城建设如火如荼之际,深渊财团却再次展开了破坏行动。他们利用之前抢夺到的一部分文明种子数据,秘密研发了一种名为“湮灭干扰场”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通过干扰零点能量场,使其失去稳定性,从而导致设备瘫痪甚至爆炸。
根据情报,深渊财团已经在地球轨道上部署了一颗秘密卫星,用于测试湮灭干扰场技术。如果这种技术被用来攻击方舟之城,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们显然不希望我们成功。”零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警告道,“我们必须尽快摧毁这颗卫星,否则整个计划都将面临巨大风险。”
林泽立即下令组建一支特遣队,驾驶曙光之翼前往目标区域执行摧毁任务。这次行动被命名为“天盾行动”。
特遣队由林泽亲自带领,他们驾驶曙光之翼飞船前往目标区域。在接近卫星时,他们发现卫星周围布满了自动防御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装备了高能激光武器,对任何接近目标的飞行器进行攻击。
“看来深渊财团早有准备。”老鹰说道,“我们得想办法绕过这些无人机。”
经过短暂讨论,特遣队决定分成两组,一组驾驶飞船吸引无人机火力,另一组则利用隐形装置潜入卫星内部安装炸弹。
行动过程中,他们遭遇了激烈交火,但最终成功摧毁了湮灭干扰卫星。随着一声巨响,卫星化为碎片漂浮在太空中,而特遣队也安全返回曙光一号。
经过两年的努力,方舟之城终于完成了第一阶段建设。此时,它已经具备容纳10万人的能力,并配备了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和防御设施。
林泽带领全球领导人参观了方舟之城,并宣布即将启动第二阶段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