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风波(1 / 2)
来到集团大院,辽沈平原的季风吹得俞大猷一趔趄,风呛入他的肺腑,凉飕飕的。他刚和张总结束一场谈话。边走边玩味。张总肯定了他们处置事故的及时果断,避免了更大的损失。鼓励他们不要松懈,一鼓作气搞出合金筒。再一点,就是叮嘱他千万记住,宁伤机械,绝不伤人。
俞大猷何其不懂张总的语重心长,铁书记眼看快到站了,外面已经疯传在他到站前东方集团改革,因为泰和动了,东方也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退一万步说,倘若不改,铁书记也要选接班人,虽然张总没什么背景,但东方没有第二个像他这样了解东方的人,所以,如果站在东方的生死存亡乃至长远发展大局观上,谁执掌东方也没有比张总更恰当。话又说回来,技术型和管理型的复合人才,有时被迫屈服于权力,以全总为首的实力派在东方呼风唤雨,控制着财务、人力等要害部门。而全总之所以得势,一得益十年前拥护两厂合并,二是他在市国资委有神秘力量,东方还一直坊传,全总在省国资委有个近亲。同样,纵观东方,没有第二个人有这样的政治背书。
可作为一个男人,谁不想成就一番事业呢?人生都在攀登路上,这条路艰难而狭窄,谁又让着谁。这是人性。换个角度说,当个人前途命运与集体的前途命运相捆绑的时候,就不是谁让谁不让那么小儿科了。张总是一股‘东方’的潜流,有能力将‘东方’这艘偏航的大船拨回正途。如果他因打压甘拜下风,心灰意冷,停步不前,俞大猷乃至很多‘东方’的务实派,反而看不起张总。好在,直至目前,张总表现出的都是不卑不亢,笃定自信,越是这样的时候,他以及希望他有一天站上台的人,越要留神。
归根到底一句话,敏感时候,张总的脚尖都不能歪。
所以,一车间的事故,对于张总来说,也是一次不大不小的麻烦,他要应对自如,保全自己。只有保全了自己,才有可能领导东方。
“大厂长,我的哥!”全小帆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亲热地拍打俞大猷单薄的后背,打断他的思绪。
俞大猷一时找不到应景的话,冲他笑了笑。
“怎么着我的哥,兴致不高啊?”全小帆故意上下打量俞大猷。
“全工此言好有一比呀。”俞大猷很快调整好情绪。
“啥比?”
“疑人偷斧。”
全小帆忍不住大笑:“我的哥,真有你的,服了!”
“难道不是吗?”俞大猷似笑非笑。
“哎,我可不是坑哥来的,别误会。”全小帆摆手辩解。
“有什么喜事要分享的?”俞大猷口气友好。
“哥,说实话,20机还能修好不?”
“不敢妄言。但也不是致命伤。”俞大猷说的是实话,经他们仔细查验,发现设备老化自然磨损,造成滚轴偏移,两端不同步,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滕肖兰正在起草报给集团的报告,对此事加以说明。当然,这事俞大猷不会告诉全小帆。没必要让他知道。
“哥,这事儿吧,我是这么看的,你是执行者,发命令的不是你。”全小帆停下来,观察俞大猷,哦,我是说,滕工也和你一样。”
“谢谢全工这么理解我们。不过执行者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决定,我不回避。”
“不说这个了。”全小帆一副厘不清的样子,转移了话题,“我的哥,我那事你考虑的咋样啦?给个准话?”全小帆拿胳膊肘怼俞大猷的肋下,跟他挤眉弄眼。
“全工取笑我。这事我真决定不了。”
“少扯。你是项目组长,只要你一句话我就进来。是,决定权在集团,但你直接管项目实施,那上边不得听你的建议吗。”
“全工既然把话说到这儿,我就以实为实了。说对说错,都请全工谅解。”
“好,厂长哥果然是痛快人儿。”
“全工知道的,这是个高风险项目,做成做不成在两可之间。全体小组成员必须抛弃一切私念,集中精力来干这件事。全工想进项目组的心情我理解,但实在是不合适。而且”俞大猷掂量着后面的话,没说出口。
“哥,你把话说完啊,含着骨头露着肉,可不是你的风格。”
“也有可能,因为这次事故,我这个负责人当不成呢,所以答应你不成了大忽悠。”
俞大猷想,拖一时是一时,久了,他自己转念,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也是哈。现在提这茬好像不太合适宜。”
“可不是呗,我这也一团浆糊呢。”
全小帆笑道:“行,那我就不给大厂长添乱了。”
“虽然全工没进小组,全工有什么好点子还请不遗余力,不管我在不在,项目将来做好了,全工也是有功之臣。”俞大猷说了句场面话。
“哈,罢了罢了,俞大厂长可别给我戴高帽。”手一扬,人扭头而去。那脚步跺着地,恨不得把坚实的地面踩个窟窿。
全小帆前脚刚走,周浩不知从哪里过来,站在俞大猷的身旁,望着他的背影说道,“此君又出什么幺蛾子?”俞大猷说了刚才的情节,周浩朝着那个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此君是块狗皮膏药啊,粘上咱这个小组了。”俞大猷蹭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