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成立自治区(2 / 2)

加入书签

能够发挥作用。”

庄明目光深邃:“戚将军用心良苦,朕深知火器之事关系重大,会着工部等全力配合。但朕亦担心,若边疆遇敌,粮草军需转运艰难,将军可有应对?”

戚继光胸有成竹:“陛下,臣已安排专人负责军需后勤之事。于边疆要地修筑坚固仓廪,囤积粮草物资。同时,与地方官府及乡绅合作,组织民夫运粮队,确保战时军需不断。且训练一支精锐押运部队,护卫粮草安全,以防敌军偷袭。”

庄明欣慰笑道:“有戚将军如此周全谋划,朕可高枕无忧。然朕闻南洋海域不宁,海盗猖獗,俞大猷将军虽善水战,然朕思之,当有更强水师以护海疆,将军以为如何?”

戚继光拱手道:“陛下圣明,水师之强,关乎海疆安宁与商贸之路畅通。臣以为,可打造一支装备精良之水师,如那佛朗基大炮,威力远胜寻常火炮,可安置于战船之上,增强远攻之力。再配以火枪、火铳,使将士于接舷战中亦有优势。”

庄明点头:“朕亦有奇想,若能造钢铁蒸汽轮船,以蒸汽之力驱动,不惧风向水流,航速倍增,必能使我大明水师威慑四海。”

戚继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钦佩:“陛下此想可谓超前,若真能成此钢铁巨兽,我大明水师定将无敌于海上。臣愿与工匠们共研此技,虽艰难险阻,亦必全力以赴。”

庄明笑道:“戚将军有此决心,朕心甚喜。望将军与俞大猷将军齐心协力,打造大明坚不可摧之水师。”

戚继光抱拳:“陛下放心,臣定与俞将军携手,不负陛下厚望。”

庄明离去后,戚继光转身面对将士们,大声吼道:“陛下亲临视察,是对我等的莫大鼓舞,都给我加把劲,练出最强的本领!”将士们齐声响应,训练声浪更高。

庄明又唤俞大猷:“俞将军,南洋与安南之地,赖你守护,务使成大明粮仓。”

俞大猷昂首挺胸,自信满满:“陛下,臣必不辱使命,使两地仓廪充实。”

朝堂之上,庄明当众宣诏。群臣听闻,顿时议论纷纷,如百鸟闹林。

徐阶出列,忧心忡忡:“陛下,此举恐乱朝廷秩序,如舟行险滩,臣恐有覆舟之危。”

庄明轻笑:“徐爱卿,此三地之民亦可为国效力,其智其能,若繁星耀空,不可小觑。”

海瑞亦站出,直言不讳:“陛下,彼地之民可纳此策乎?臣心忐忑。”

庄明神色镇定:“海爱卿,朕信此策公平公正,民心所向,如磁石引针,水到渠成。”

张居正再问:“陛下,民能应此变乎?”

庄明点头:“张爱卿,加以善导扶持,民必适应,且获其益,如幼苗得雨,茁壮成长。”

鞑靼之地,草原无垠,碧草连天似海,白羊如星点缀其间。庄明遣官与匠往,授畜牧良技。鞑靼族长感激涕零:“陛下之恩,如暖阳融雪,吾族之福。”

安南与南洋,庄明令兴农事,遣农师传技。安南族长笑逐颜开:“陛下圣明,吾民衣食无忧,感恩戴德。”南洋族长亦连声称善:“自此无缺粮之虞,可安居乐业,陛下之德,山高海深。”

庄明闲时踱步宫苑,见桃花盛绽,落英缤纷,如红雨洒落。庄明叹曰:“治国若烹鲜,火候当精准。大明之盛,在富国强民,也在边疆靖宁。”

岁月悠悠,庄明之策成效渐显。鞑靼牛羊满坡,安南稻穗沉甸,南洋蔬果满园。边疆兴荣,商贸往来渐盛,如血脉通畅,使大明生机盎然。

朝堂之上,庄明高坐龙椅,俯视群臣:“朕观如今之大明,如旭日东升,光芒万丈。诸爱卿齐心辅政,功不可没。”

群臣拜服:“陛下圣明,臣等愿效犬马之劳。”

庄明之治,使大明海晏河清,百姓安乐,其名传于后世,为史家墨客所赞,成千古佳话,如璀璨明珠,永载史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