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开始布局(3 / 4)

加入书签

是,居正斗胆一问,殿下如何能确保您日后的决策皆能始终以百姓为先,让大明的百姓真正受益呢?”

庄明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张大人,本宫深知责任重大。本宫需要你凭借你的聪慧睿智和敏锐眼光,帮本宫留意朝中的一举一动,尤其是那些心怀叵测、妄图扰乱朝纲之人。本宫定会以实际行动向你证明,本宫的每一个决策都将以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绝无虚言。”

庄明与大哥戚继光的会面,充满了家国大义的豪情。庄明乔装改扮,秘密寻到正忙于军务的戚继光。

戚继光一身戎装,战袍随风猎猎作响,那战袍是明代军士常见的服饰,长度齐膝,便于行军作战,袖子较窄,行动起来干净利落,内部填充着棉花,既能保暖又可提供一定的防护,鲜艳的红色在阳光下如燃烧的火焰,故而也被称为“红胖袄”。腰间佩剑的剑刃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饮过的无数敌人的鲜血。

庄明目光深邃地望着戚继光,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而是以家国大义相问,眼神中透着凝重与期待,犹如深邃的夜空等待着流星的划过:“大哥,你一心忠君爱国,可若当今天子昏庸,不能保境安民,你是忠于大明的皇权,还是会以百姓的安乐为主?”

戚继光抬起头,看到是庄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露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繁花,灿烂而温暖:“三弟,我戚继光手中之剑,只为守护大明的百姓而挥舞。但我亦想知晓,三弟你如何能保证你的决策皆能以百姓为先,护佑苍生?”

庄明整了整衣衫,神色庄重严肃,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宣誓:“大哥,你心中的壮志豪情,三弟我亦有。我深知如今大明内忧外患,需要你我这样的人为之拼搏。我需要大哥你的鼎力相助,我们齐心协力,稳固大明的海疆防线,让沿海百姓不再遭受倭寇侵扰。三弟我定会以实际行动向大哥证明,我的决心和信念。待到海晏河清之日,大哥你定会明白我的心意,支持我的所作所为。”

在庄明的努力下,他推行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在农业方面,他亲自下田考察,与老农交谈,那神情如同求学的弟子般谦逊,耐心倾听着民间疾苦。

随后下令兴修水利工程,他站在田埂上,望着广袤的田野,眼神中满是憧憬与希望,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那眼神犹如画家在构思一幅宏伟的画卷。

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得农田产量大幅提高,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如同盛开的向日葵,灿烂而满足。

在军事上,他与戚继光等将领密切配合,亲自视察军队训练,他的身影在演武场上如同巍峨的高山,给士兵们带来无尽的力量。他督促更新武器装备,使得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显著提升,那一支支崭新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大明的威严。

而在这一过程中,庄明与庄小善的感情也愈发深厚。庄小善不仅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庄明,在他处理政务疲惫时给予关怀与安慰,那温柔的眼神如同春日里的暖阳,轻轻洒在庄明的心田,驱散他心中的阴霾;更在一些关键时刻凭借自己的机智为庄明出谋划策。

有一次,庄明在思考如何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时,庄小善提出了“以商制夷”的策略。她建议庄明鼓励商人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贸易往来,通过经济手段来稳定边疆局势。庄明听后,大为赞赏,采纳了她的建议。

此后,大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逐渐缓和,边境贸易繁荣起来,百姓生活也更加安定。他们时常在紫禁城的花园中漫步,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温馨。

庄明轻轻握住庄小善的手,目光温柔如水,轻声说道:“娟儿,你今日当真美得如春日繁花,让本宫移不开眼。”

庄小善微微低下头,脸颊泛起一抹红晕,如天边的晚霞,娇艳而迷人:“殿下,您每日都这般说,也不嫌腻烦。”

庄明轻轻抬起她的下巴,让她的目光与自己相对,眼神中满是深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彼此:“那是因为你每日都如此动人心弦,让本宫情不自禁。”

庄小善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浅笑,那笑容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璀璨而迷人:“殿下,您真会哄人开心。”

庄明凝视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不,本宫从不对你说谎,句句皆是肺腑之言。”庄小善心中感动,轻轻依偎在庄明身边,柔声道:“殿下,只要有您在身旁,我便觉得心安,什么都不再惧怕。”

庄明顺势将她拥入怀中,紧紧相拥,仿佛要将她融入自己的骨血,他们的身影在花园中如同并蒂的莲花,相互依偎,永不分离。

然而,庄明在前进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朝堂之上,保守势力对他们的改革举措百般阻挠,暗中勾结,妄图将他们扳倒。庄明提出改革税制的方案,旨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这一方案触动了许多大地主和官僚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在朝堂上对庄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殿下,此方案万万不可行!这会扰乱我大明的经济秩序,让天下大乱啊!”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满脸怒容地反对,那表情如同被激怒的斗牛,气势汹汹。“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