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文宗泰斗(1 / 2)

加入书签

小青听着穆晶晶把岚山阁的前事娓娓道来,心中再次升起对穆晶晶的崇拜之情。

同时她也由衷的感叹道。

“当初那些先贤们在条件如此恶劣的天行山脉里扎下了根了,为了知识的传承甘愿在这穷山恶水之间披荆斩棘,为了把文明的火种保留下来,就等有朝一日再放光芒。这些先贤都是英雄。”

穆晶晶也赞同的点了点头:“是啊。无论在在哪个角度看。这些先贤都是英雄。你我虽是柔国人。但也不能否认这点。在这些先贤的眼中。恐怕早已没有国家之间的区别,他们心中只有天下。”

“天下!!”小青默默念着这两个字。仿佛这两个字有魔力一般。

“那之后呢?他们这些人安定下来后就成立了岚山阁吗?”

穆晶晶摇了摇头:“当时在这块平原已经被他们开发的差不多后,工匠们便继续向天行峰上开拓。”

“为什么他们要向山上走?开拓山下不更方便吗?”小青疑惑的问道,觉得这帮人做的事吃力不讨好。

“谁都知道山下好,但你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那个年代是什么年代?那是个兵灾天下的年代,虽然天行山脉一般不会有人进来。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山下无险可守,一旦出现兵祸,那将是大难临头。所以才选择了吃力的向上凿山开道。”穆晶晶解释道。

小青听完后恍然,是自己想差了,忘记那是什么年代了。只要在山上,来多少兵马也没用,工匠们做的机关在这样的地形里,来多少死多少。也完全不怕被包围,只要多开几条支路,除了熟悉这里的自己人,外人绝难摸清。有事发生也可随时从其他方向撤退。

这是在特殊时代下迫不得已的做法,一切,都是为了自保而已。

“在能工巧匠和百姓们的齐心协力下,历经数年终于把通往主峰天行峰的道路打通,后来陆续又把主峰四周的次峰也用山路相联通。”

“形成了现在庞大又复杂的格局。主峰就是现在岚山阁的所在地。而围绕着主峰的六大次峰,就是闻名天下的岚山六院。”

“做到这些,也不过只用了区区十数年。就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一群工匠,医者,读书人组成的团体,终于在这个人畜难行的天行山脉里站稳了脚。”

“也就在那时,三位德高望重的大贤宣布,要在天行峰上建立一书院,用以发展和传承天下学问。岚山阁就此成立。”

穆晶晶说到此处,仿佛也是眼中有光。仿佛她现在就身处当时那岚山阁初创之时。看到了一群大毅力之人为了知识的传承而付出的牺牲和努力。

小青也是感慨万千,又问道:“原来岚山阁还有这等往事。这也太不容易了。但是它又是凭借什么?让岚山阁拥有现在这样超然的地位呢?难道就是因为岚山阁的那些典籍?”这个问题才是小青最大的疑惑。

“岚山阁拥有现在的一切,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三才齐聚。天时是因为当时天下大乱而造成的读书人,工匠,医者的一次大规模聚集型避难。”

“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个关键,这一点反而加速的很多学派之间的交流,在此之前。各家各派都是敝帚自珍,家家的绝活都密不外传。现在都在一起为了生存。也就没那么多规矩了。”

“各家都把自己的绝学和心得拿出来集体研究。这种事情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也间接的造就了岚山阁的学问体系的井喷。比之外界,岚山阁要高出太多了。”

“外界哪怕还有传承没有断绝。那也是独自发展,独自研究,哪里会有岚山阁这样开放融合的独特学术风气?”

“更何况外面兵灾不断,能活下去就不错了。哪还有心思研究学问?这一进一退之间,最后两者差出的距离,不可以道里计。”

小青讶然:“难怪这岚山阁号称文宗泰斗。原来根源出在这?”

穆晶晶微微颔首,继续说道:“接着是地利。因为天行山脉的独特地势。不但易守难攻,还没有油水,对于当时的天下诸侯来说,谁也不会吃饱没事把精力浪费在这个不毛之地上。这个都不用细说你能明白。”

“至于人和才是最最关键的。”穆晶晶顿了顿,本想要卖个关子,但看见小青那真挚而又求知的眼神便又放弃了这个念头,转而继续说道。

“由于当时天下处于四处征战的状态,那些武夫只知杀人,不知治理,由于这次大规模的避难,整个大恒朝在野的贤才不是被杀就是早已经跑上山了。导致天下人才凋零。虽然有一些诸侯也很重视文人工匠,但人数太少,质量太低,没什么太大作用。”

“等各大诸侯都反应过来时。岚山阁已经在天行山脉站稳脚跟了。这时,这些诸侯才想起来文人与工匠的重要性。”

“否则打下了偌大的城池都没人治理。兵器无人打造,伤者无人医治,这就很尴尬了。”

“要怪就怪当今天下读书人太少,百姓中一千人里有一人识字都不错了。于是各个诸侯才想到派人到天行山脉里来找人。”

“起初各大诸侯还想靠武力用强。结果派出的大军连人影都没看到。就在大山里死伤过半,不是半路被工匠们设置的机关杀的屁滚尿流。就是在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