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泄密事件(2 / 3)
种技术的瓶颈就在那里,精度的上限已经确定,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迟早都会被淘汰,现在这种情况,也算是一个契机,逼迫我们研究新的技术,提升发动机的精度,让他们拿到铸造法也还是落后于我们。”
“你还真有底气,提高精度可不是那么容易,我们虽然不是从事机械加工的专业单位,这点还是清楚的,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床是日耳曼的,再就是白头鹰和扶桑,他们都不卖。”
杨厂长与摩托车项目打了一年多的交道,这方面还真是了解了不少。
“您说的也不全对,前些年国家制定的高精度精密机床的发展计划,两位领导应该有印象吧。”
陈书记有点犹豫,似乎不敢相信,“你是说,那个计划现在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具体多大成就我不太清楚,《机械与加工》的杂志上有介绍,我没太留意,但我记得上面说过,精度取得了极大的突破。”
事实上,在1956年后的几年时间国内研制的各类高精度机床高达26种,与国外最先进的差距并不算大,连扶桑当时高精度机床的品种,也不如我们全。
直到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传统金属切削机床等开始迈向数控化,这时日耳曼、白头鹰、扶桑等国相继使自己的机床产品完全数控化。
国内的四大机床巨头才黯然离场,没办法,某项全民活动耽误时间太长,掉队了,从此一直受到打压,直到新世纪七轴五联动机床研制成功,才打破这一局面。
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床,是一种高端机床,能够加工各种形状复杂的大型零件,它的技术水平和制造难度都非常高,全球只有日耳曼、扶桑和国内能够生产,白头鹰都没戏。
现在想七轴机床不太现实,五轴机床就是现在最先进的。
“对呀,要是这样,还担心啥技术泄露,我想起来了,当时上面决定在京城、申城和冰城建设三个机床制造厂,其中京城机床厂被指定为国内数控机床研制的重点厂家,好像是五六年的事。”
“没错我也想起来了,当时上面还组织过咱们厂去参观,他们还搞来了不少日耳曼的产品研究,说不定真搞出点名堂来了。”
“那还等什么,这就打电话问吧!
两位领导也是来了精神,铸造法很牛,简单易行,成本低,可要是有了合适的专用机床,这就更省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我来打。”陈书记没了往日的沉稳,平复了一下心情,直接给京城机械厂打去了电话,都是这一片的,基本都认识。
“老魏啊,我这有个事,想咨询一下,嗯,对,就是你们的高精度机床研究,现在是什么情况啊,嗯,对对对,我们想用在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上,嗯…”
陈书记耐心的听着电话,杨厂长也是紧张的盯着,大气都不敢出,这可是他们的希望。
见到陈书记的脸色越来越好,杨厂长忍不住攥紧了拳头,好一会才听陈书记打着哈哈道谢。
只见陈书记放下电话,眼里全是惊喜。
“老杨,真是命不该绝,人家机械厂说了,前年,就是六零年,咱们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机床就研制成功了,现在他们正生产呢,精度比咱们现在的还高,还有啊,这机床扶桑那边还没有,只有日耳曼和咱们有,你说说,这是不是个好消息。”(历史事实,的确是五轴联动数控加工,很意外吧)
“老魏说,这个加工中心很大,生产一套很复杂,但咱们只是给发动机专用,倒是不用那么多功能,他们愿意配合咱们研制专用的五轴机床。”
老杨总算长出一口气,重重的捶了陈书记一拳,“你个老陈,从昨天到今天,总算让我松了口气,伱都不知道我这一天是怎么过的,你也算完功德圆满,这下你要想跑我就不拦着了。”
“老杨啊,这事还是我对不住你,临了临了的出这么一摊子子事,我们外松内紧的折腾快两月了吧,谁想到从老邵这地方塌了,他这是太糊涂啊,一点警惕性也没有。”
“谁说不是呢,这下子是害人害己,害了工厂也害了国家,我听说老邵在里面听说这情报是扶桑人买走了,当时就要寻短见,你说说,唉。”
说起技术处邵主任,三人都只能惋惜,挺负责的一个老同志,一顿酒就稀里糊涂的交代进去,被抓都不知道自己闯了多大的祸。
“防不胜防,那个牵头的还是他小舅子,这次两家都受影响,老邵也是革命了一辈子,我这心里还真是难受。”
两人说起老邵虽然还是心情沉重,但比起刚才来好多了,陈书记拆了条烟,几人又开始吞云吐雾。
“老杨,我得给你做个检讨,这次差点把你也拖下去,好在机械厂救了急,我保密工作看来漏洞很大,这次要不是保卫科抓了老邵,打死我也想不到这紧盯着的技术早泄密了,有些工作还得想点新办法,还有就是,这保密的意识,尤其是干部,得时刻强调。”
两人都低着头思考,这次的确对轧钢厂是个很大的打击,朱雪峰倒是待着闲得没事。
“两位领导,既然厂里有了思路,我这也没啥事,我得回学校,下午还有课呢。陈书记抬手看看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