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来自京都的消息(2 / 3)

加入书签

在口中喜极而泣“这是家乡的味道”。

秀家用极小的成本就笼络了这群下级武士的心,只是关注一个小细节就让这群低级武士对秀家感恩戴德,有不少武士,向着分发味增的宇喜多家官员鞠躬表示感谢。

回到冈山城下这边,秀家正拉着诸位大名互相奉承,秀家注意到此前石田三成话语中的细节,有些好奇的问道“父亲大人已经官拜大纳言了吗?”

在座资历最老,最靠近京都受命代管丹波的堀尾吉晴向秀家解释道“这只是追授罢了,主公讨平织田尾张和德川滨松的内乱还没有得到天皇的奖赏,如今只能算是补上罢了。”

堀尾吉晴说的极为平淡,再说的不了解具体内情的大名也没有关注到这个细节,认为这本就是羽柴秀吉应该得到的奖赏。

只有坐在主坐的秀家明白其中的深意,秀家是清楚的知道从三位升任正三位是多么的困难,到了这个官阶就已经超乎普通源平可以获得的范畴,即便是清华家也基本到头。

此前只有织田信长用武力迫使朝廷授予其右大臣的官职,而秀吉升任正三位大纳言,也代表着其正式放弃平迁右近卫大将进而开幕的想法。

尽管秀家并不在秀吉身边,但是整套流程确实清楚的,正是因为寻求成为足利义昭的养子开幕不成并受到羞辱,羽柴秀吉下决心要压制幕府一头。

在老朋友菊亭季晴的策划下,向秀吉献上了第一版的“公武合体”。

很多人认为明智时期的日本才开展了公武合体的改革其实的不正确的,早在织田信长时达,他及其下属普遍的拒绝足利幕府的官职而接受朝廷的官位就能看出,他在为取缔幕府而实行公武合体做铺路。

作为的他的继承人,羽柴秀吉很明显是了解这一套的,如今菊亭季晴再次搬出来说只不过是点醒他罢了。

其实菊亭季晴将公武合体送出也是抱有私心,据说他最新的一版中明确的限制了武士所能获得的官位,仅有羽柴家的家督可以继承左、右大臣的官位。

目的很明确,我们公卿可以带着你羽柴家一起玩,但是你要配合我们成为人上人,重新压制那群只知道打架的土王八。

很明显,从秀吉最后执行的情况看来,秀吉并没有上套,尽管他对自己的出身背景、家格上有着几乎病态的追求。

但是在此时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很清楚的知道他的基本盘是哪一边,他也很清楚的知道公卿能给予他的只有名分罢了。

因此他接受了菊亭季晴的建议,但是私底下对它进行了修改,并在1585年底携着压福德川家康之威迫使朝廷让步。

现如今的秀吉已经完全掌控了织田信长曾经的领土,甚至还有所拓展,在威势上他甚至已经不输织田信长,现在他所欠缺是也仅仅是那更被人们称作“大义”的东西罢了。

此刻的秀吉恐怕已经在脑海中想过无数种下克上的方式,可惜都不甚体面,毕竟织田家如养育他的父亲一样,他却要把他吞了。

或许羽柴秀吉可以不在乎整个名声,但是他缺在乎羽柴家沾上“不义”的传言。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的统治权建立在下克上的基础上,他如何要求别的大名遵守武家的阶级制度那?

如果有一天,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也想要下克上占据羽柴家的天下,羽柴家的继承人又凭什么用“大义”的名义号召诸位大名勤王?

而如今,随着公武合体被推到秀吉眼前,他似乎看到了一条希望,一条名义上不存在任何有损名望的方式——天皇御赐。

羽柴秀吉是织田家的家臣没有错,但是织田家同时也是天皇的家臣,天皇当然有理由要求织田家将羽柴家列为直参,脱离织田家的掌控。

这当然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通过转封并联姻的方式,在淡化织田家在旧领内记忆的同时,加强两家的纽带。

第三步,通过官位上晋升压制织田家的灵魂人物织田信长从而在精神上压制织田家,几代人之后,当人们只知道羽柴而不知织田之后,就能将织田家家臣化。

这里说一个冷知识,直到关原时候,织田家与丰臣家的关系一直都是盟友的关系,丰臣秀吉至死都没有将织田家臣从化,这也是为什么石田三成在和织田秀信谈条件的时候底气这么不足的原因。

当然以上的内容都是秀家通过历史的剖析所了解的,至于第三部究竟存不存在还犹未可知。

不要以为公武合体这条路好走,其必然会引发公卿家的反弹,毕竟最上面的官位就这么几个,你们武家全占了这是几个意思啊?

除此之外,织田信长已经官至右大臣,乃是正二位的显官,能够高于它的只有向来授予死人不给活人的太政大臣了,不然秀吉也不和挖空心思去搞“关白”的路子了。

这里用“搞”来说并不是说“关白”是秀吉搞出来的官职,其实他自古有之,是公卿架空天皇时代的产物(关摄时代)。

当天皇年幼时,太政大臣主持政事称摄政,天皇成年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其律令制官职依然是太政大臣。

换句话说自秀吉之前,“关白”并不在律令制官职体系之内,是类似于征夷大将军的一种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