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破冰船(2 / 3)
全球第一款拥有首尾双向破冰能力的破冰船,它的船尾也采用了类似的铲形设计,在倒退时同样拥有破冰能力。
它的螺旋桨被特别加固,比一般船舶坚固很多,一旦遇到水下部分较厚的冰层,雪龙二号可以原地360度大转弯,用船尾靠近冰层。
然后用自己坚固的螺旋桨将冰层的水下部分打碎,再调转船头进行破冰,这让它不仅可以对付普通薄冰层也可以对付冰山。
正是因为采用了如此特殊的设计,陈渊一行人很轻松的越过了冰层。
同时雪龙2号一经服役就立刻成了华夏极地科考的中坚力量。
“记得它首次出海就与雪龙号一起执行了双船极地科考任务,成功向华夏建设在南极的多个科考站输送了大量的补给物资。”
“而因为拥有比雪龙号更强大的破冰能力,雪龙2号还已经独自进行了多次破冰和极地运输任务,展现出了强大的性能。”
听陈渊这么一说,水友们不禁为强大的国家感到自豪。
【华夏牛逼!】
【哈哈哈,我们太厉害了。】
陈渊微微笑道,“当然如今华夏并没有就此知足,要知道熊国拥有30多艘破冰船,州国也拥有5艘破冰船,现在华夏正在设计建造第1艘国产的核动力破冰船,它采用了核动力技术,拥有无限的续航能力,破冰能力则将达到两米以上,服役之后它将成为华夏向极地科考大国迈进的重要工具!”
很快陈渊一行了就来到了华夏北极的黄河站。
“这里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我们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落成于2004年。”
“黄河站是我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也成为第八个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建立科考站的国家。”
陈渊一边说着,一遍帮助成员们搬卸设备。
在进入科考站后,这里的气温瞬间高了不少。
“还真是有点冷啊。”刘半仙搓了搓掌,还往里面吹了口气。
虽然看上去身板硬朗,但真要想着在这里工作,却是苦了他了。
“你以为我直播是那么好玩的,要克服很多艰苦地方啊。”
陈渊笑道。
北极和南极有很大不同。北极的主体是北冰洋,也有一些岛屿,但所有岛屿都有主权归属。
华夏的北极科考也是以北冰洋考察为主,主要是以船基为依托的海洋调查。
但是,为完整认识北极气候和环境变化,只做北冰洋考察是不够的,还需开展北极地质、冰川、冻土、陆地生态调查,以及以陆基支撑的大气科学、空间科学等学科的观测研究。
而这时也有水友们问起黄河站为什么选址挪威新奥尔松。
陈渊在这里的工作人员热情的招待下,喝了口久违的热水。
负责科考的队长张建说道,“首先,咱们国家是《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缔约国,拥有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开展包括科学考察等活动的条约权利。”
“这是我国在该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法律依据。”
“挪威政府制定政策将新奥尔松作为一个绿色科考站来开发,使当地拥有不受污染与干扰的原生自然环境和便捷的交通、通信条件,提供完善、专业的后勤保障,便于广泛的国际合作,这些都为我国在此建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方便我带观众们看一下这里吗?”陈渊询问起了张建,他想道处拍摄一下,但也要提前征求对方的同意才是。
张建很热情道,“当然,随便看。”
陈渊点了点头,拿起直播设备四处记录了起来。
黄河站是一座二层小楼,包括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在小楼的顶部有五个小阁楼。
是北极科学考察中重要的设施——极光光学观测平台。
每年春天到秋天,不同学科的科考队员根据任务需要轮流上站开展考察;当极夜来临,黄河站上会有1至2名极光观测队员上站考察。
其他时间,站上没有考察队员,但有设备自动观测。
【老陈黄河站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对啊,咱们在北极有什么用?】
水友们问出了最好奇的问题。
“这个吧,其实黄河站是一座综合科考站,开展的主要科考项目包括高空大气物理观测、气象观测站建立、GPS卫星跟踪站建立、地球生态环境演变考察、近岸海洋环境监测、冰川长期监测的可行性调查和大气化学采样等。”
“建站的最大难题在于,华夏作为后来者,如何建立和拥有自己特色的研究项目,而不是重复其他北极考察站的项目,对北极研究做出华夏独特的贡献。”张建走了过来说道。
“当时我们已经建了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和黄河站的磁纬都在75度左右,基本上处在地球同一根磁力线的南北两端。”
“因此,华夏科学家能在南、北两极对极光进行共轭研究。”
听张建的解释水友们也大概明白了黄河站将日地相互作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找到了自己特色。
在接近一个小时的观察下,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