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激情对诗,也是为难(2 / 2)
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这可就有点莫名其妙了。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这两句诗说的是临安沦陷,南宋随之灭亡,元帝命番僧发掘八位皇帝及诸皇后陵墓,他们把在会稽的徽钦二帝以下的历代帝王后妃的陵墓全部发掘,把剩骨残骸抛弃在草莽中,惨状目不忍睹,但无人敢去收拾。南宋遗老林景熙、谢翱、唐珏等扮作采药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拾取骨骸。林景熙收得残骨两函,托言佛经,埋葬于兰亭山中,并移植宋常朝殿前冬青树作为标志,而后便写了这首《冬青花》与《梦中作四首》,以凄怆的声调记录了埋骨的经过,抒发了自己的悲愤,并希望将来能读到他的诗的人,知道民族正气依然存在,没有随着国家的沦亡而完全消失。
徐芸浠不由得皱了下眉头,不太明白萧启靖怎么会对出这样一句诗来。
诗是好诗,诗中亡国的悲与痛,和被异族欺辱的痛苦都一点一点的写进了诗里。可他们刚刚不是在说枯树吗?怎么突然就说起了亡国来?
徐芸浠不知道萧启靖到底是什么意思,但看他双目星芒四射,于是心有灵犀一般的,对出了《梦中作》来:“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世事变迁,借酒浇愁酒已尽,浓浓的思乡之情无法排遣。
徐芸浠认为,国灭之后,世人逃亡,肯定是要思国思乡思家的,用这句诗对应上面亡国的痛苦,正是刚刚好。
哪知,才刚刚念出这一句,萧启靖的脸色却变得更深了。他甚至站了起来,死死的盯着徐芸浠。眼中的亮芒已经没有了,有的只是阴郁和深思。萧启靖眼中的阴郁让徐芸浠感到了害怕,她的自觉一向很准,此刻的萧启靖仿佛要吃人一般,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她对出的几句诗……
她的诗有什么问题吗?灭国、逃亡、思乡?到底是哪一点让他如此的激动?徐芸浠不知道他究竟又怎么了,正要问上一问,他那两书当中的匀书便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看脸色,怕是出了大事了。可他一见着徐芸浠居然还能不慌不忙的行了礼,这才凑到萧启靖耳边耳语了一番。
徐芸浠一直觉得萧启靖就是个混蛋,但意外的又觉得他身边的这两个书都挺不错的。正如崔正怡所说,临京的丫鬟仆从都没有宜州的自在。临京的规矩大,当丫鬟也好,仆从也好,都得守好了这当中的规矩。而这规矩,很多时候只会让人变得死板不知变通。不过萧启靖身边的人却好像都还挺好的,守礼,知规矩,却还很聪明灵活知道变通。根据她的观察,这两个书,只怕还都读过书,而且见识不少,出了萧府,也不见得就会无路可走。
匀书所说徐芸浠听不见,不过,看萧启靖瞬间就变得阴沉的模样就知只怕不会是什么好事。
事情似乎很着急,萧启靖听完便让匀书送徐芸浠回去休息,匆匆忙忙的走了。徐芸浠有些好奇,但却没有多问。跟着匀书慢慢下山,一边听着迎双抱怨萧启靖:“大公子到底怎么想的,居然带姐儿来这种地方,多危险啊。萧家人也真奇怪,怎么会想到在半山腰上建廊桥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