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陈氏在行动【求订阅】(2 / 3)

加入书签

先躲了起来。

而等到东楚国覆灭之后,项梁便带着这些人来到了山中隐居躲避。

他们的愿望依旧是推翻秦朝!

而目前似乎遥遥无期。

项梁看着身旁年轻的孩童,脸上带着些许平静的神色,他不知道自己等人是否能够复国成功,但他却知道另外一件事情。

那便是他们会坚持做这件看似没有希望的事情,直到所有的人全都死亡。

“羽儿,国破家亡之仇,你万万要记住了!”

他咬着牙,语气中带着狠厉和血腥:“我项氏一脉与秦国不死不休!”

当然,如同项氏一脉这样的“逃贼”还有不少,他们都是一些贵族,当习惯了贵族可以剥削黔首,突然自己成了黔首后,这些人都过得不怎么样。

所以他们心中的仇恨就如同火苗一样跳跃着。

他们想要复国。

而他们的手中一定是有一些人跟随着的,即便是黔首也不是所有的黔首都是“聪明”的知道到底什么样子的日子对他们好的。

这些都是隐藏在新王朝下面的波澜。

始皇帝元年,在这个王朝新建立的第一年,许许多多的制度一股脑的被推行了出来,官制也发生了一些变革,但却并没有大的改变。

因为前几任秦王已经改的差不多了。

依旧是“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其中前面的三个官职属于“实权职位”,后面的三个官职则是属于“加封”。

在秦王朝统一之后,除却现有的几位“侯”以及“安国君”、“武安君”之外,始皇帝嬴政并不打算再加封其他的君和侯了。

所以“三师”便算是一种类似的加封,但只空有爵位的名头,没有食邑和实权。

在三公和三师之下,则是由“十三卿”扩展而出的“十六卿”,其中除却正常的九卿之外,还加上了咸阳学宫山长、山河使者、司寇、军司马、中车府令、黑冰台使、铁鹰卫令等七人,共称为十六卿。

这十六卿负责的事务各不相同,却又有些相互交错。

比如司寇和廷尉便是有些重合的官职,这是为了互相制约,以平衡皇权的力量。

当然,与十六卿平级的则是“郡守”,如今的秦朝在统一之后,便重新划分了郡县,这次的划分主要是为了打乱之前郡县的“地别”,以让以往的六国黔首混杂在一起,不能形成一股凝结稳定的力量。

天下共有二十个郡,这二十个郡的郡守则是与十六卿并为“两千石”者,乃是平级。

正好暗合三十六天罡之数。

在这三十六个“两千石”下面,官制便又再次复杂而又稍微有些混乱了起来,施行的是“俸禄”与“官职”并行的官制。

有些为“官职”之说,有些则是以“俸禄”为准。

在官制被搞清楚了之后,两件理所应当的大事便顺理成章的被抬上了日程。

其一:祭祀。

其二:分封群臣。

国之大事,唯祭与戎,秦国一统天下横扫六合,此等大业当然是要祭祀以告诉上天以及秦国先祖的。

所以这是头等大事,但这个事情急不得。

因为数百年间都没有可以参考的旧例,所以一定是要慎重再慎重。

其二便是分封群臣了。

这个分封并不是指分封制的分封,而是“封赏”的分封,毕竟秦国能够一统天下建立起来这个雄伟的帝国,也是有诸多群臣的功劳在。

而这功劳簿的第一页第一行,便一定有一个名字。

陈氏。

始皇帝元年,冬,腊月与元月相交之际。

因为尚且没有商讨出来一个合适的祭祀礼节,所以今年的祭祀只是和往年一样,只是先祭告先祖,秦国已经完成了天下一统的大业。

等到挑选出合适的礼仪以及时间,便再次祭祀。

待到祭祀之后,始皇帝嬴政便开始封赏群臣了,没有出乎人们的预料,第一个被封赏的便是陈氏。

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有质疑。

关于这一点,后世的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始皇帝元年,上加封群臣,追封陈氏先祖、安国公陈野为“安国王”,追封陈氏先祖文安公陈慎为“文安王”,追封陈氏先祖靖安公为“靖安王”,追封陈氏先祖陈安为“安王”、追封陈氏先祖陈守为“守安王”,追封陈氏先祖武安公为“武安王”。”

“上铸七鼎以赐陈氏,乃昭告天下,陈氏为“王公之族”,此乃秦唯一“异姓王”。”

“后,加封陈氏此代家主、安国君陈肃为“安国公”,许其世袭罔替。”

“加封陈氏之子,右相陈仲为“仲安候”,许其世袭罔替。”

“加封陈氏之子,武安君、太尉陈赞为“武安公”,许其世袭罔替。”

“陈氏之幸,一时无二。”

这便是史书中关于这一次封赏对于陈氏加封的记载,若是用简单的四个来形容,那便是“荣宠之至”,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遮掩住陈氏的光辉。

而后的加封还有许多,但加封为“王”的一个都没有,甚至休说是“王”了,就连“公”都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