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3 / 4)
。
只要能保住钟家大部分家财,子孙性命,度过这一劫,就算不错了。谁叫钟家跟衙门达成协议的消息不胫而走,吴应中亲自来替大兴村村民们过户田地。
现下天气热,钟家要秋收后才会搬离老宅,陈皎应允了。钟家的退让换来了村民们的安稳,有人极不服气,愤怒斥责衙门欺人太甚。吴应中亲自与他们辩理,问道:“诸位啊,你们大兴村的四千多亩田地都不用缴纳税收,可是这些税收都会按时收缴到州府。“敢问,它们又分摊到了谁的头上,你们可清楚?”一村民大声道:“分摊到谁头上与我们何干?
"
吴应中:“将心比心,若是隔壁村的税收都分摊到你们大兴村,你们可乐意?民头上了,难道他们就该为你们负重吗?
“咱们魏县有近两万亩田地都没有缴纳税收,这些欠下的全都分摊到其他村“倘若他们日子过不下去了,像闵州那般发生暴乱,来抢你们大兴村的粮食,杀你们这些不交税的村民,抢士绅们的田地,你们又当如何应对?“别跟我说等着朝廷派兵来救,等朝廷的兵派下来,咱们黄花菜都凉了!“且朝廷的兵是什么性子,你们心里头没有点数?你们哪家扛得住?!
“俗话说匪过如麻,兵过如篦,等暴民抢过一回,官兵再搜过一回,我就问愿意去拼命?
“更别跟我说让淮安王府护你们,州府里没有税收钱银给军饷,哪个当兵的他一番反问把村民们问得郁闷不已,也有人说税重。否减些赋税,毕竟老百姓的日子着实艰难。
吴应中道:“诸位稍安勿躁,日后九娘子总会跟淮安王提一提,咱们惠州可因着钟家事先跟村民们协商过,故而拿回田地进展得还算顺利。王家那边得知钟家的举动,被气得够呛,他们万万没料到钟家的骨头这般软。
了,钟家竟然连老宅都不要了,简直荒谬!
王震博气得不行,恨恨道:“妇人之仁!妇人之仁!陈九娘都欺负到头上来王震秋:“他们选择断尾求生,实在窝囊。”
王震博骂骂咧咧道:“一个老娘们掌家,迟早完蛋!”不能送出去。
王震秋忧心忡忡,坐立难安,"近来出魏县的路都被查封了,也不知求援能做了!
王震博:“问问娄家是什么个情形,他们若也像钟家那般窝囊,亲家都不用殊不知娄家比他们更聪明,采取了折中的方式,先差人去钟家探情况。逼我们把老宅出让。
钟志金也不由得吐苦水,同三房娄长云道:“那挨千刀的陈九娘委实心狠,死了,现在王老爷子也重病不起。
“我阿娘也是不得法,娄老弟也是见到了的,王家二房和四房都被陈九娘弄不争气,谁敢去以卵击石?
“我们钟家害怕呀,我爹卧病在床多年,我阿娘年事已高,底下的后辈们又断,
让我等受了不少苦头。
这话得到了娄长云的同情,"钟兄所言甚是,自陈九娘来魏县之后,事端不钟志金:“可不是吗,可是她爹是淮安王,我们又在淮安王的地盘上,还能怎么着?
“倘若上次的联名上书管用,哪还有这么多事端,不明摆着是淮安王纵容的吗?
的伤,病的病。
“我们钟家苦啊,总不能去拼个鱼死网破。那王家去拼了,结果死的死,伤“我阿娘的意思,现在的退让不过是权宜之计,且先稳住陈九娘保全家人,待风头过后,再想法子往上捅。
哑巴亏。
"若朝廷清查下来,自然可讨公道,若他们不管地方上的琐事,那也只有吃“这毕竟是淮安王的地盘,他拥兵自重,钟家人轻言微,也拿他不得法。娄长云点头,“钟兄所言甚是。”
钟志金试探问:“你们娄家呢,什么个情况?”
娄长云苦笑道:“进退两难呐。”
再图谋出路。
事实证明从长远之计来看,钟老夫人的权宜之计是管用的,先保全实力,娄家一边维持跟王家的亲家关系,一边把手里的田地还给商户或亲戚们。万一被衙门回收充公,那就得不偿失。
补税的商户们怨声载道,问起衙门为什么大兴村的村民们不用补税,陈皎出了新规。
农户不用补税,但超过三百亩的富农要补。
至于商户就别去讨便宜了,购置田产本就是有余钱的行径,用余钱避税,吃回去的统统吐出来。
在这个士农工商的时代,商户是最低贱的存在。连士绅们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他们哪敢叫板?
少。
一时间,县里全是补税的盛况,原本近两万亩没交税,一下子补回来了不家财又是一大笔,娄家失财免灾,花钱买案底,再来一笔。库房里的粮食布匹钱银一点点的增多,查抄郑县令家财添了一笔,薛良岳陆陆续续的钱银不断流到库房。
吞掉的全都吐了出来。
吴应中哪曾见过这等盛况,那些钱就跟流水一样往衙门里流,把魏县以前陈皎天天拿着算盘拨,跟个财迷似的,大家都有干劲儿。官兵们只要听话都能捞补贴,不仅如此,外头的百姓对他们的口碑甚好,纷纷称赞他们为民除害,有的还会主动送些瓜果示好。这种风评的反转令胡宴他们暗爽,毕竟谁不爱听夸赞奉承话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