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3 / 4)
但是该怎么形容呢……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会让人由衷地觉得,你这还不如直接歧视我算了呢!
是的,甚至如果是故意搞歧视的电影没准都还不会让人有如此强烈的吃屎感,它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一种让亚洲人很绷不住的效果——一种“这谁?反正不是我”的效果。
于是接下来,不管是在一些亚裔圈子内部的报纸上,还是主流报纸上,都出现了类似的呼吁——
“我们需要更多亚裔自己拍摄的关于亚裔的电影”
“无论是好是坏,总该由我们自己来展现自己的想法与模样,而不是再一次由白人高高在上地审视与塑造”
“我们需要更多来自亚裔的声音”
“比歧视更加糟糕的是自以为是的了解!而我们不需要更多这种自以为是的目光了!我们需要的是由我们自己的视角展现的亚洲人!”
“……”
《复仇》这部电影其实本身并不算很政治化,因为李平导演自己就不是个很政治化的人,他拍故事就是拍故事,但它的班底,它的选材,它的成功,自然而然地就令它成为了一个政治符号,让许多不关心电影的人也参与到了这场呼吁之中,而德斯特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白捡的助力,他们的公关团队混在其中为《复仇》一起造势。
于是——
德斯特的宣传机器全力启动后一周,《复仇》票房全美日冠。
.
首个拿下全美票房冠军的中国导演!
——这是李平导演最近在国内的title。
《复仇》当初只是个小成本的独立电影,所以并没有海外同步发行这种东西,它在美国上映已经两周了,热度和声势堪称席卷全美,但至今为止海外发行权还在扯皮中——当初艾德找上阿尔文的时候,很长心眼地没把海外发行权直接打包送了,所以现在还能扯皮。
但是《复仇》会引进国内并上映,基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
为什么?
这还需要问为什么吗?
看看《复仇》的班底吧,再看看《复仇》的成绩吧。
这真的还需要问为什么吗?
但是,虽然那些大人物完全不在乎,或者说可能都不知道秦尤出了什么事,网民们的记忆却还没有短暂到那种地步。
“怎么能让秦尤这种人的电影上映?!”
“这部电影甚至是秦尤投资的!上映获利的每一分钱都会是在给她送钱!”
“你们要支持这种人渣继续在演艺圈活动继续赚钱吗?!”
“……”
当然,也有道德感比较低下的人已经厌倦了指责秦尤,已经关注起了别的重点。
“我去,抛开她的个人道德素质不谈,秦尤真nb吧?国内被封杀就跑去好莱坞,甚至还真给她搞成功了!”
“还真是,以前也不是国内没出路的演员跑去过国外,但也基本没什么动静了吧”
“她还……真挺牛的,怎么做到的?我发现她选片眼光真的很好,以前还有人说是她经纪人眼光好,现在应该可以确定就是她本人看剧本的眼光特别毒辣了吧?”
“草,你们都是秦尤粉吧?暗搓搓给她吹b”
“还真不是,我给她吹b做什么?她赚的钱又不能分我,我只是觉得她虽然人是真的不怎么样,但天生就是做这行的”
还有只关心电影本身能不能引进的——
“秦尤是谁?从来没关注过国内娱乐圈,但是《复仇》一定要引进吧!拍得那么好!我还要想在大屏幕上看一遍啊!”
“我也是!就算院线不能上,起码引进电影节吧,在哪开我都会去看的!反正肯定比飞出国看便宜点”
当然,这两类人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义愤填膺地抗议着《复仇》的引进,那些“一力促成”了秦尤被封杀的正义观众们死都不能接受她就这么卷土重来了。
而这边浩浩荡荡的时候,国外也终于有人后知后觉地挖到了秦尤的“黑料”。
可能也不能说是“后知后觉”,毕竟一开始《复仇》这部电影并没有被那些大公司们放在眼里,等他们发现这部电影所有的宣传都明显是瞄准了明年的奥斯卡的时候,他们才动了起来——奥斯卡就是这样一个僧多粥少的零和博弈环境,而且在电影已经拍完了的情况下,提升自己已经太难了,当然没有诋毁别人来得轻松容易。
而这种情况下,秦尤的“黑料”简直就跟地上的钱一样显眼而极具诱惑力,甚至还没等到爱瑞娜的团队主动造势,就先有别的电影公关团队发现了地上的这张百元大钞,然后迫不及待地用了起来了——
“震惊!《复仇》的女主角与天使投资人竟是这样的人!”
——是的,哪哪都有震惊体。
顾天白当初精心炮制的那个视频被加了道英文字幕后,就又成了各大英文媒体的头条。
美国观众一片哗然——虽然在一些人的刻板印象里,美国人的家庭关系似乎并不如何亲密,但这纯属错觉,尤其是保守党的支持者,是极其看重家庭的完整性的,于是这种新闻不光能引起反响,甚至引起了比在国内时更大的反响,愤怒的保守党直接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