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变心(3 / 3)
,他说他以前本来有很多朋友的,可是自从和陈素心在一起以后,他的圈子越来越小,他有时候甚至感觉连呼吸的空间都快没有了。
陈素心跟关晓说,她这辈子最讨厌被欺骗,最讨厌说谎的男人,她说关晓如果跟异性接触,只要是正当的人际往来她都可以接受,但是不可以说谎,更不可以欺骗。可事实是无论关晓怎么坦白都是错,陈素心总会给他难看的脸色,渐渐的关晓开始说谎,用关晓自己的话解释就是,“我不想说,但她非要逼我说,说了她又要生气,那我只能选择说谎!”
至此,关晓算是走上了一条“说谎”的道路,一个谎言的说出,就需要另外一个谎言来圆润,于是谎言越说越多,终有一天,所有的谎言都会被拆穿!而这一天在关晓与陈素心结婚后的第四年真实的发生了,关晓出轨了,被陈素心“人赃并获”。
捉奸现场,陈素心当场要求关晓签下离婚协议,关晓把那个“女孩”掩护走以后,也不管协议上的内容是什么就签了,陈素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她认为她这样做只是在最大限度的保护她自己。
无可厚非,出轨是对婚姻最大的背叛,关晓所犯的错,是世俗都认可的错,似乎也没有人会去思量这背后发生了什么,关晓说他和陈素心会走向离婚,是“多因一果”的事情,但在世人眼里,他们只会看到是关晓出轨,所以才会有离婚的结局,而对于这种过错方,他甚至连辩解的权利都没有。
陈素心成了这段失败婚姻的最大受害者,所有的人都在安慰她,所有的人都在指责关晓。
林君问关晓:“你爱陈素心吗?”
关晓说:“很爱!”
林君说:“既然爱为什么要出轨呢?”
关晓没有回答,可能是关晓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无论怎么回答都是错。
难道出轨也可以有苦衷吗?
林君记得关晓离婚那年,是《新婚姻法》正式施行,关晓和陈素心在“冷静期”一个月以后,最终还是离婚了。
每个人的性格都会有缺陷,但是如果这个人总是固步自封,从来都只是按自己理解的所谓的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这实际上并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更大的问题。至少在林君看来,陈素心就是这样子的人,尤其是在两性关系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每个人的经历、经验、知识水平甚至三观又都不一样,这个时候两个人要想走得长远,就一定要学会“求同存异”,确立你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而不是在争辩对错以及爱与不爱的过程中,走向破灭。
林君可以理解关晓,但谁也不可能去认同关晓的做法,陈素心对待感情的方式固然有错,但关晓这种“逃避”的方式也不是在解决问题。谁都不是一开始就会爱,就会经营婚姻的,当两个人没办法相处的时候,一定是双方都有问题。
现在市面上充斥着两种论断,一种是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另外一种是家是讲爱的地方,更是讲理的地方。其实这两种论断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都忽略了实质性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理”?凭什么你说的就是“理”,我说的就不是“理”,法律都没有明文规定!大家也只不过是基于自身立场做出的主观的所谓的理性判断,但不代表它就是对的。要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到了微观世界它都可以是错,何况是我们这些素人呢?
既然感情中的相对方都很难理清什么是“理”,那凭什么讲道理,不也是靠争辩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吗?可是如果一定要靠“争辩”去证明谁是谁非,那爱不就没有了吗?其实在感情当中,对错真的没那么重要,你们有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惊世的成就,要知道九千多万的党员,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不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共同的理念,所以才能凝聚出磅礴的力量,攻坚克难,带领14亿人民脱贫致富吗?!
在两性关系当中,共同的思想真的太重要了,我们很难改变对方的立场,更不要说“三观”了,但我们可以在这些看似都不一样的地方,找到我们彼此认同的思想,这就足以支撑我们走出很长的一段人生路。
比如说,在婚后生活当中,彼此对待父母的方式,必须做到平等一致,再比如说,如果女方做全职太太,那男方就不可以说自己赚钱养家比女方付出的更多,两性关系只有建立在了共同的思想基础之上,才能很好的走下去,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生了剧烈的矛盾,不妨回头看看,这样子的矛盾是否与你们共同的理念相冲突了,你们是不是应该与时俱进,建立一种新的思想基础,并用它来指导你们今后的婚姻生活。
关晓和陈素心都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他们都是自私的,他们不懂婚姻是需要经营的,爱情也是需要协商的,他们只会站在各自的立场,指责对方的同时又从不自我检讨,似乎错的都是对方,又似乎谁也没有错!到最后彼此都失去了最爱自己的人,好端端的家也散掉了,最最无辜的还是他们那年幼的孩子,他有什么错呢?为什么从小他就不能像一个正常人家里的孩子一样,获得来自家庭里,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