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咸鸭蛋(1 / 2)
不过俞悦说是这么说,但是一大早就只吃冰的,她这个钢铁胃好像也要罢工了,所以她还是决定吃些别的。
俞悦没有多久就看到有家卖红糖糍粑的,她果断决定早饭就在这里解决,毕竟她是看见糯叽叽就走不动道星人。
俞悦要了两份,一份没有馅儿的和一份豆沙馅儿的,不得不说,这是俞悦唯二可以接受的豆沙馅儿的甜品。
观众们听到她说自己除了糍粑别的东西都不喜欢吃豆沙馅儿的时候也都震惊了,毕竟豆沙大概算大众甜点了。
俞悦抠了抠脑壳:“好像是的诶,华夏很多中式传统甜点都是用豆沙做馅儿,但是我真的不爱吃,总觉得很腻。
除了红糖糍粑里面可以有豆沙以外,我还有能接受的豆沙制品就是那种老式的豆沙面包了。
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就是我小时候有种长得跟吐司一样的面包,就层层叠叠裹了很多豆沙。
那种面包的豆沙不是特别甜,但是面包本身就很暄软,店家也不给你切,我妈隔三差五就会给我买一个。
这种时候我就老开心了,因为我家其他人不爱吃,所以全是我的,我就直接大口大口吃,特别满足。
或者也可以直接上手,小块小块地撕下来吃,反正都很好吃啦,虽然最后都会吃一手的油。
啊,这么说来,与其说是我喜欢那种豆沙馅儿的面包,不如说还是怀念小时候更多一些。”
等上菜的时候,俞悦跟观众们分享了一下自己的童年小故事,大家回想了一下,好像确实,几乎每个人都会在回忆里翻出来一两种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食物。
始皇大大的狗:想起来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那种烤肠,不过说是烤其实是用油炸的,感谢我妈没有扫兴。都给我买了。
九州一色的霜:我是小时候钟爱糖三角,我和我奶奶都很爱吃,我妈基本上一周给我们包一次。
明月松间照:我小时候喜欢吃咸鸭蛋的蛋白
俞悦一晃眼看到明月老师的这一条,她竖了个大拇指:“明月老师真是不走寻常路啊,不会齁咸吗。”
明月松间照:其实也还好?反正现在再让我空口吃咸蛋白我可能会死,大概小时候的味觉和现在不一样吧。
老祖宗们一头雾水。
宋—李清照:能有多咸啊,好奇jpg
西汉—霍去病:明示了,想试试!
战国—秦昭襄王:寡人也想试试。
嘶,看来华夏人爱凑热闹的性子真是无关岁月和年龄性别啊,俞悦看着越来越多明示的老祖宗们再。
她接过店家递来的盘子,有些无奈:“大家想试试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我现在不在江浙,那边的咸鸭蛋才好吃。
我记得明月老师苏州人,那你就为你挑起的话题给老祖宗们买个单吧嘿嘿,交给你了!”
明月松间照:也行,正好我有个亲戚就是做这个生意的,我待会儿找他订一些,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老祖宗们开心了,此时他们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家都觉得再咸能咸到哪儿去,毕竟盐可是金贵东西呢。
虽然俞悦之前已经给老祖宗们科普过食盐在现代已经是随便造的日常调味品了,可大多数人第一时间还是没能反应过来。
毕竟生活常识这种东西,如果跨越了时代,还是需要时间来重新认识和重新接受的。
所以老祖宗们此时基本都还是觉得后世子孙过于夸张,哪儿就咸到这个地步了,没人意识到现代人的味觉是经过多少调料品培养出来的,比古人阈值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当然,当天下午,老祖宗们就为他们的想当然付出了代价。
明月松间照送给他们咸鸭蛋的时候,顺便告诉了他们基本的食用方法,古人们基本都是煮熟的。
“看着也不是很离谱嘛。”白行简一边剥开已经煮好放凉的咸鸭蛋,一边嘀咕,好像就是颜色比普通鸭蛋深一些。
白居易也觉得还好,示意弟弟掰一半给他,研究半天还是这个样子,不如先尝一口试试。
白居易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做了。
然后他就被这一嘴的味道熏到想哕,为什么这个蛋白能这么咸啊!咸到原则性发苦,一口下去感觉苦味直冲天灵盖。
守在一旁的下人十分有眼色地递上一杯茶汤,白居易赶紧接过一饮而尽,他觉得再晚点这舌头不能要了。
同样的一幕几乎同时在历朝历代收到咸鸭蛋的古人身上上演,一时间弹幕全是吐槽咸鸭蛋的。
俞悦一看那架势,就知道明月松间照是故意的,故意没告诉老祖宗们提前煮碗粥之类的就着吃,单纯想看他们被咸到怀疑人生的样子。
明月老师笑嘻嘻地,也不反驳,很干脆地承认了他的坏心眼。老祖宗们又好气又好笑,不过也没说什么,只是你呀你呀的发着弹幕。
明月老师这回倒是老实了,他告诉老祖宗们,这个咸鸭蛋白最佳食用方式是就着粥吃。
至于咸蛋黄嘛,简直就是现代食品行业的扛把子,在哪里都能看到它,尤其是甜品届。
反正只要一带上咸蛋黄,好像就没有不好吃的东西似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价格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