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秦腔(1 / 2)

加入书签

俞悦逛了一路,看到好多肘子肉夹馍,甑糕,三个一之类的小吃,每个她都狂流口水。

最后她还是忍住了自己罪恶的小手,因为肚子真的真的实在是装不下了,俞悦只能望美食兴叹。

最后她去卖菜的地方又溜达了一圈,然后开始顺着城墙一路往外走,边走边思考下一站去哪儿。

遇事不决翻攻略,俞悦现场掏出小某书,然后看到很多人推荐高家大院,俞悦决定就是这了。

然后一打开导航,傻眼了,她在的小南门早市和高家大院根本就是两个方向,隔得很远。

想了半天,还是找不到地方去,俞悦的门票基本都是明天的,俞悦还是决定过去看看,反正她不赶时间。

去的路上,俞悦搜索了一下高家大院是个什么地方,毕竟她没来西安之前压根没听过这里。

俞悦在回民街下车,然后一路慢悠悠地跟着导航步行到高家大院,站在院门口,她还没什么实感。

等她踏进大门,瞬间就理解了什么叫做高墙深宅,四四方方的墙把人围在里头,头顶上是同样四四方方的一小块天。

俞悦:“作为游客,偶尔来玩一下感觉确实挺新鲜的,但是我完全不敢想象要是长年累月地住在这里会有多压抑。

这真的完全就是那种困住古代女性一生的牢笼吧,我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古代女性都喜欢踏青扑蝶,寺庙上香了。”

许多古代女性原本是想不出后世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但她们也知道,看俞悦就够了。

俞悦说她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后世千千万万个女孩都跟她一样,活的随心所欲,肆意飞扬,那里是允许个性张扬的。

无论是温柔的、凌厉的、可爱的、优秀的,还是再平凡不过的女孩,都是一样想怎么活就怎么活的吧。

她们目露憧憬地想。如果有下一世,这什么世家贵女不做也罢,她们宁愿投胎到俞悦所在的世界,做一个普通但自由的女孩。

俞悦感叹了几句,一路往院里走去,她对观众们道:“这高家大院是从明朝开始就开始修建的哦。

距今也有差不多400年的历史了。

它也是清代榜眼高岳崧的故居,高岳崧在清朝被皇帝钦点为榜眼,得御赐的‘榜眼及第’牌匾。

我们刚刚进门的地方叫做砖雕影壁,门上还挂着两个大红灯笼,还是想说,这里真是中式恐怖电影的最佳取景地。”

九州一色的霜:红灯笼、红盖头、红绣鞋怎么不算独属于华夏人民的浪漫呢。

明月松间照:九州老师重新定义“浪漫。”

看过众多话本子和本身就是话本子创作者的老祖宗们秒懂,他们脑补了一下,然后齐齐打了个冷战。

大白天的,怪吓人的。

俞悦:“嘿嘿,我就说能吓到你们吧。”为了避免被群殴,俞悦作完就火速转移话题。

她还找到了大院的平面图,俞悦给众人看:“大院是一座三院四进,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建筑群,是很典型的陕西民居风格。

整个大院由青砖砌筑,白灰抹缝,青瓦覆顶,木柱木门木窗格,大气堪比山西大宅,有一些徽派建筑的韵味。”

天幕下,老祖宗们看着俞悦口中对后世人来说‘古色古香’的高家大院,倒是都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他们觉得,自己和后人们站在同一个地方,却要由他们来介绍自己居住的地方,也算是别有一番滋味。

俞悦继续往里走,因为是做了攻略的,今天正好遇上了秦腔的演出,于是就顺手买了张票。

俞悦从左手边进了那个小院子,然后就能看到一个特别大的戏台,这个戏台是后来修复的。

俞悦找了个地方坐下,趁着戏还没开唱,她怕惊扰其他游客,小声地跟不知道秦腔的观众们科普到:

“秦腔又叫做华阴老腔,是陕西土生土长地方的剧种了,关于秦腔也是有些小故事的。

据说以前有很多从事船工工作的工人,他们在逆水拉船时,为了缓解精神上的疲劳,也为了释放力量和情绪,就在劳作时,一边喊着船工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这就是老腔的由来。

有句老话说:‘众人帮腔满台吼,金木一击泣鬼神’说的就是这个场景了。”

听了秦腔,嬴政整个人都肉眼可见地松弛下来,不错,这曲子本身就足够大气雄浑,且名字又叫秦腔,合他胃口。

没听过的观众们恍然大悟,难怪这秦腔听着就感觉,有一种磅礴的力量在里面,不觉就会热血沸腾。

天幕下,嵇康认真地听着,只要是音律的跳动,都无比吸引他,让他忍不住地去琢磨其中的旋律。

九州一色的霜:关中汉子真的有一种原始的,未经雕琢的美,充满力量,又满头风霜,谁懂。

草莓奶糖:刚睡醒就看到和我一样审美的姐妹,只能说咱们吃得真好,九州老师不愧是你。

俞悦:“嘶,你们这么一说”俞悦苦思冥想,终于想起来了:“让我想到安塞腰鼓啊救命!!”

咳在座的十级网络冲浪选手都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只有老祖宗们一脸迷茫,有种清澈的愚蠢。

啊?是我们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