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徐公明(1 / 2)

加入书签

面对张辽的担忧,吕布毫不犹豫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两百万百姓迁往长安本就不合理。长安如何能一下子承受如此多的移民?到时恐怕会有大量百姓冻死饿死,太造孽了。不如现在就让一部分人离开,既减轻了长安的压力,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张辽听罢,对吕布的眼光和决断深感佩服,他当即表示支持:“大哥所言极是,您的深谋远虑,小弟佩服之至。”

吕布转向公卿大臣和那些惊恐未定的百姓,突然单膝跪地,诚恳地说道。

“洛阳的百姓们,我知道迁徙到长安让你们饱受痛苦与磨难,但这是董相国和朝廷的旨意,我吕布力有未逮,无法改变这一切。”

吕布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继续说道:“今日,我愿顶着人头落地的风险,给予你们选择的自由。你们可以选择跟随我继续前往长安,也可以选择去往他处寻求新生。我吕布在此发誓,绝不为难任何一位百姓,请大家好好斟酌自己的未来。”

百姓们被吕布的真诚所打动,不少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一位老者上前,颤抖着声音劝道:“吕将军,您的仁心我们感同身受,请快快起身吧,这不是您的错。”

吕布缓缓站起身来,他的眼中也含着泪光:“谢谢大家的理解。洛阳真的别去了,西凉兵的粗暴大家有目共睹。选择离开的百姓,我吕布会尽力提供帮助,让大家能够安全地开始新生活。”

洛阳百姓不约而同的朝吕布拜了三拜,随后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表示愿意跟随吕布前往长安,有的则选择离开,寻求自己的出路。

没多久,大家商议的结果出来了。

三十多万人决定往北面跑去寻求新生活,还有四十多万人往南面寻求亲友的帮助。

剩下的一百六十多万人则选择继续跟随吕布,前往长安。

蔡邕走上前,语气中带着一丝哽咽:“吕将军,你的仁义之举,洛阳百姓将铭记在心。”

王允也在一旁附和:“吕布将军,你的所作所为,胜过千言万语。今日之事,我等公卿大臣也将铭记于心,他日定会向朝廷禀明真相。”

吕布微微一笑,谦虚地回应:“蔡侍中、王司徒过誉了,布只是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二月十五日,吕布在一片祥和中成功护送了一百多万百姓抵达了长安城,途中没有一位百姓冻死饿死。

一路上,他三次慷慨解囊,拿出珍贵的粮食救济那些饥饿的百姓,用掉了三万石粮食。

每当看到百姓受冻,就拿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大衣被子,免费送给百姓。

这番仁义之举,不仅缓解了百姓的困境,也赢得了一百六十多万洛阳移民深深的信任和爱戴。

抵达长安后,吕布立刻着手安排后续事宜。

他命令张辽、黄忠等将领带着六千新归附的并州军到崤山脚下扎营,进行特训,以提升他们的战斗力,争取让他们尽快跟上右卫营两千骑兵的步伐。

吕布对众将说:“诸位兄弟,形势严峻,新兵的训练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让他们尽快成为合格的战力。”

将领们领命而去,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训练。

吕布则安顿好一切后,马不停蹄地赶赴北邙山高顺营寨,准备与高顺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在董卓军大营内,张济站在昏暗的营帐中,手中紧握着董卓发来的密令。

他的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了不安与犹豫。

盗掘公卿大臣乃至皇陵,这等行径无疑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更是对他个人信仰的挑战。

他斟酌再三后,最终沉声下令:“将士们,董相国有令,我们需要挖掘陵墓以获取珍宝,资助相国的大业。我知道这任务艰难,但为了相国,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完成它。”

五千西凉士兵挥舞着兵器,纷纷响应道。

“誓死追随将军,誓死完成相国命令!”

“誓死追随将军,誓死完成相国命令!”

翌日,吕布踏入高顺部营寨,看到营寨内的士兵超过了三千人,心里很开心。

吕布找到高顺,急切地询问道:“宣和,我看到营寨内人马骤增,快给我好好讲讲。”

高顺微笑着点头,自信地回答:“回禀主公,上次咱们俘虏的那批山贼经过训练,已经脱胎换骨。骑射三段击等战术已学会,体力、耐力、纪律性都有了显着提高。”

吕布听后,喜出望外,他对高顺的成就感到由衷的赞赏:“宣和,你干得非常好,为我军增添了不少力量。”

高顺谦虚的拱圈,接着说道:“我们还平定了整个司隶地区的山贼,俘虏了四千多人。经过筛选,取其精锐两千两百多人,已经按照您的训练方法,对他们展开了特训,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还俘虏了一名武艺高强的贼将,名叫徐晃。”

吕布眼睛一亮,追问道:“可是徐晃徐公明?”

高顺点头:“正是,徐晃将军已经同意加入主公的麾下。他的武艺和气度都非常出众,定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吕布随即接见了徐晃,见到徐晃长相英武,气度不凡,心中更是欢喜。

他对徐晃说:“徐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