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秋山图(1 / 2)

加入书签

王景行跟着章雪晴走入客厅时,章闿之和张若芸正坐在沙发上等他。

俩人手上都拎着不少东西。

张雪晴拎着6盒燕窝。

王景行左手拎着两袋白酒。

一袋是两瓶三十年的茅台。

另外一袋是两瓶鸭溪窖酒。

右手拎着两盒茶叶,还有一个长条形锦盒。

茶叶是自已茶厂生产的顶级龙肉。

毕竟这次也算是见家长,和之前几次来章闿之家不一样。

是要带点稍微贵重一点的见面礼。

这是态度问题。

知道章闿之爱喝酒,王景行直接带了四瓶从王振江那换来的好酒。

张若芸则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

王景行想了想,送老人礼物,补品最合适。

燕窝就挺好。

不容易出错。

张若芸站起来招呼王景行,接过王景行手中的东西。

和章雪晴一起放在一旁的架子上。

张若芸是识货的,一看就知道是顶级的马来血燕:“怎么买这么多这么贵的东西。”

章雪晴:“他坚持要买的,在德积商场逛了一天,才选了这些血燕。”

王景行选的是商场最贵的马来血燕,150元一克,一盒50克,买了6盒。

张若芸:“景行以后不要这么客气,更不要买这么贵的东西,太浪费了。”

相比之下,章闿之更清楚王景行的情况,知道和他谈钱就没意思了。

看着王景行手上拿着的长条形锦盒,微笑着说:“坐吧,你这是带什么宝贝过来了。”

王景行把锦盒放桌上。

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画,说道:“最近得了一幅范宽的画,请您鉴赏一下。”

虽然是过来见家长的,但不好意思直奔主题。

王景行便把从店铺夹层中得到的画,选了最珍贵的一幅请章闿之鉴赏。

这就是王景行对章雪晴说的好东西。

章闿之心中一震,一下站起来,不可思议地问道:“宋画?范宽的画?”

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存世的宋画数量极其稀少。

更何况还是北宋山水画第一人范宽的画。

看到章闿之的反应,王景行内心暗爽。

不相信范宽的画还镇不住你。

王景行说道:“没错,范宽的《秋山图》。”

章闿之见王景行要在客厅打开画,连忙阻止道:“走,去书房。不要在客厅。”

移步书房,王景行缓缓把画打开。

画长202厘米,横宽166厘米。

绢本立轴。

只见画中巨峰巍然耸矗,几乎占满整幅画面。

山麓水际边密林重重,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

瀑布直泻而下,气势磅礴。

山脚下雾气迷蒙,近处大石兀立,岩石皴纹历历可辨。

山路上有旅人赶路,小如蚊蚁,却真实生动。

全画布置严整,远景中景近景层次分明,却又浑然一体。

笔墨浓重润泽,皴擦、渲染并用,尽显山石和深秋时节枯木锐枝的质感。

画上累加的印鉴多达18枚,其中有4枚是乾隆的印鉴。

说明这幅秋山图曾经被乾隆收藏过。

印鉴有4枚之多,说明乾隆对这幅画相当喜欢。

章闿之看了许久,啧啧称奇。

这幅画,王景行自已看了不下十遍,早已了然于胸。

见章闿之看得差不多。

王景行递给章闿之一个放大镜,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照着右下角一处密林,说道:“章老,请看这边。”

“范宽!”

只见树枝中间,居然隐藏着范宽二字。

这还是王景行在透视的加持下,偶尔发现的。

章闿之说道:“没错,这是范宽的隐藏落款。”

然后说道:“绢布和墨都到代,而且雨点皴和积墨特征鲜明,下笔匀直,折落有势,写山真骨,是范宽的真迹无疑。”

见章闿之断定为真迹。

王景行的心也放了下来。

他可以通过透视,知道绢画材质没有做旧的痕迹。

从而判断这幅画的材质是老的。

如果是人为做旧的,瞒不过王景行的眼睛。

比如用紫外线照射,可以让绢丝老化。

但绢丝外层和内部会有明显的区别。

不过这也不能百分百判断就一定是范宽的真迹。

也可能会是宋人或明清时期的人用老绢布仿作。

虽然可能性很低,但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听到章闿之的鉴定结果,心中也是定了下来。

把画卷好,放回锦盒中,回到客厅。

章闿之说道:“宋画太珍贵了,就算是故宫的专家,想看一次原作也很不容易。”

王景行说道:“我看资料说,宋画存世只有一千多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章闿之点头:“没错,全球宋画存世数量大概在1300余幅,其中1100余幅编入《宋画全集》。”

接着说道:“凭这幅范宽的画,你就可以傲视收藏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