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渡海观音像(1 / 1)
离开瓷艺苑时间还早,王景行和林文硕俩便在陶瓷城逛起来,随手买了些茶具和茶宠小摆件。
在陶瓷城角落一家不显眼的地方,王景行发现一家店叫“古瓷轩”的小店。
走进店铺一看,一排货架还真摆了不少白瓷,从生活用具到塑像摆件,杂七杂八。
老板有六十多岁,戴副眼镜,正坐着看书,见有人进来,便起身招呼:“两位帅哥,我这卖的都是建国前的白瓷,假一赔十,放心购买。”
王景行仔细一看,确实都是老白瓷,但质量只能说一般。
“那件文殊菩萨像给我看看。”王景行指了指货架上看着最好的一件。
老板便打开玻璃门便说道:“小伙子,你眼光真好,这可是清代的白瓷精品。”
老板把文殊菩萨像放在柜台上,伸了伸手,示意王景行可以上手。
文殊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象征大智慧。这尊文殊菩萨像是坐姿,身骑猛狮,手持如意。面相安详自在,服饰华丽,线条流畅。
但因为保存不善,这尊文殊菩萨像颜色稍微偏黄,最可惜的是狮子的右脚缺了指甲大小的一块。
王景行摇了摇头:“可惜缺了一角。”
老板劝道:“残缺才是美嘛,这可是清代的古瓷,能保存到现在可不容易。”
王景行只要精品,自然不会认为什么残缺才是美。看了看货架上没有什么值得买的,便问道:“还有好一些的吗?”
老板稍稍犹豫了一下,说道:“还有一尊明代的观音像,品相很完美,就是比较贵,你确定要?”
王景行一听是明代白瓷,品相还好,内心一喜,说道:“麻烦老板拿出来看看。”
老板转身进里间,不一会抱出一尊白瓷,轻轻放柜台上。
王景行只看一眼,便被吸引住了。
这是一尊渡海观音像,观音头发盘髻,长巾披肩,面庞丰腴,凤眼微瞌,长衣宽袖,衣纹简明,折叠流畅,双手藏袖,一串莲花珠饰横在胸前,衣裳下摆边角翻卷,仿佛迎风飘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这尊塑像胎体厚实,釉面纯净,整体呈象牙白,白中略略泛着牙黄色。
王景行仔细鉴定,判定这确实是明朝中叶的得化精品白瓷。
除了胎质、釉色,这尊渡海观音像无论是神态、动作,还是衣服、配饰,所有细节都非常完美,给人一种逼真传神的韵味。
嗯?王景行看到瓷像底部,居然没有上釉,是泛黄的内胎。
透视进去,发现居然是为了掩盖底座字迹而精心制作的伪装。
看到底部的字迹,王景行心头一阵狂喜,忍不住问道:“老板,这塑像怎么卖?”
老板说道:“这可是明代瓷塑精品,保存还算完好,做工精美,市面上可遇不可求,一口价20万,不能少。”
林文硕听了吓一跳,忍不住叫到:“什么?一个普通塑像要20万?”
王景行听了老板报价,知道他不仅不知道这瓷塑的真正作者,甚至连是不是明代精品瓷器都不一定能确定,要不然报价不会这么低。
想到这,王景行把塑像底座翻过来,说道:“什么朝代的先不说,但你看看底座,釉都已经脱落了,这哪能叫保存完好,最多2万。”
老板急了:“什么叫底座釉色脱落,这种塑像底座本来就没有上釉的,你看看这瓷器胎质和釉色,绝对是明代精品,象牙白听说过没,那是白瓷的最高境界,20万还算便宜的了,你不想要就还给我。”
王景行双手握着瓷像,问道:“老板你给个实在价,20万肯定太贵了。”
“给你少两万,18万。”
“我加1万,3万。”
老板见王景行真有意向买,犹豫了一下,说道:“15万,不能再少。”
心里却是一阵欣喜,这件白瓷是他上星期在郊区淘一座老宅子时花了500块钱捡漏来的。
拿回来好几天,感觉没有现在的瓷器白,判断是有些年代的瓷器,但究竟是什么年代,是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他也搞不清楚。
本来想着过段时间拿出去请教朋友,认真鉴定一下。
刚看到王景行一进门就看中架子上最贵重的文殊菩萨像,而且手法老练,一看就是内行人。
当王景行问还有没有好一些的时候,老板犹豫一下,便把这尊渡海观音像拿出来,先试试价,卖不卖再说。
王景行本来想说15万就15万,但看到老板眼神有点闪烁,担心自己太爽快了老板反悔。
便把渡海观音像轻轻放下,说道:“老板,你也是专家,这尊渡海观音像确实不错,细节处理得很到位,但无名无姓,一看就是普通瓷工的作品,也没办法判断是哪个时期的产品,卖不了你说的高价,你要真想卖,我最多出到5万。”
说完见老板还在犹豫,王景行果断拉上林文硕往门口走去。
老板见王景行真要离开,想想一周就赚十多万,也算捡了个不小的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