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苏轼苏辙何以有"史上最深兄弟情"之称?(3 / 3)
苏辙在陈州任职时,苏轼陪住了七十多天,曾相约,待年老时,辞官隐居,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共度余生,&34;对床夜雨听萧瑟&34;,弹琴论诗,饮酒欢歌。
可惜他们兄弟俩最终未能实现约定。苍茫的宦海沉浮,哪里由得起起落落的苏轼苏辙兄弟俩在有生之年无忧地&34;听风观雨&34;?那不多的几次见面相聚,其实已是难得的福音了。
幸运的是,沉稳的弟弟苏辙隐忍长寿,有条件也有实力照顾好&34;二苏&34;拖家带口几十号人的生活。哥哥苏轼终没能熬过颠沛流离的一生,就在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从海南渡海北还途中生病。次年病逝常州,卒年65岁。后追赠&34;太师&34;,谥号&34;文忠&34;。
临终前,苏轼终未能与弟弟苏辙见上最后一面,只留下遗言&34;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34;
苏辙得知噩耗后,失声痛哭&34;惟我与兄,出处若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回予二人,要以是终。&34;
次年,苏辙将兄嫂安葬于嵩山之下,为兄长写了祭文《祭亡兄端明文》:&34;手足之爱,平生一人……。&34;还题写了墓志铭:&34;抚我则兄,诲我则师。将苏轼定格为&34;亦师、亦友、亦兄长&34;。
又将兄长苏轼家小全部安顿好,接三个侄儿到身边生活。
十年后(即1112年),苏辙离世,卒年七十四岁。朝廷追授他为端明端学士、宣奉大夫,谥号&34;文定&34;。
苏轼苏辙兄弟俩这般&34;山高水长&34;的深情厚谊,的确如是&34;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少罕见&34;。称他们俩&34;史上最深兄弟情&34;,实至名归,无出其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