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红楼梦》中的端午节何以暗藏玄机?(3 / 3)
贾芸一听,顿时明白王熙凤已知他的用意,自己应该能监种上贾府花木工程,便会意地欣然告别。
果然,第二天,王熙凤便让贾芸去领银子,可去负责种花种树了。
一个投其所需,投其所好;一个借机贪财,追名逐利,便在端午节达成合作意向。
曹公之所以在端午节不吝笔墨地详细勾勒这一情节,除了突出王熙凤利用管家权利&34;大肆受贿&34;中饱私囊,孤苦无依的贾芸无奈之下不得不奉承王熙凤向她&34;行贿&34;外,其实也是玄外有音,暗藏着贪财的王熙凤后来的命运必定是悲凉的结局:
在这不同寻常的端午节,王熙凤&34;坦然&34;接受了贾芸的&34;行贿&34;,立马便安排他差事干。其它如中秋、春节等等齐名的传统而又隆重的佳节,不知道王熙凤利用管家大权,在贾府捞了多少好处?
贪婪成性,必有恶报。
曾&34;一人托两府&34;的王熙凤尽管精明能干,但做恶太多,其体面风光终究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她违禁违法的事&34;东窗事发&34;,贾府旋即被抄家,渐渐贾府&34;由盛而衰&34;,后来贾母过世,贾琏对她冷淡疏远,贾政又怪罪于她,邢王二夫人乘机打压也不怎么看好她了……
权倾一时的王熙凤终于抗不住袭来的阵阵风刀霜剑,还没熬到贾母出殡,自己随之病倒撒手人寰,卒年不过二十五岁,就连照顾唯一的女儿巧姐已显无力,偌大一个显赫的贾府,这时竟找不到一个可托之人,无奈只好求助昔日曾结下善缘的穷亲戚刘姥姥关照关照……。
四、《红楼梦》中的&34;端午&34;节,的确耐人寻味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端午节,既展示了贾府上下尤其是红楼女儿们对这一传统节日的喜爱,亦如芸芸众生一样,在这一天遵照节俗&34;赏午&34;,安排节日活动……
字里行间,透着&34;端午&34;节的粽香与笑语。即便是百年望族的贾府,在这一天,也乐在其中。
同时,也表达了红楼女儿对幸福生活的渴望。那一知足的简单心态,道出红楼女儿要得到快乐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由此揭示出贾府的庭院深深,其等级深严哪能逾矩的枷锁,让多少被禁锢的姑娘丫环们望而止步,放飞心性的自由生活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痴念罢了;
这样的无奈,显示出封建社会腐朽没落的礼教等制度的无情以及对大众追求平等、追求公平的压制与束缚!
此外,《红楼梦》特意提写元春的&34;端午赐礼&34;和贾芸的&34;端午行贿&34;,这两个与端午相联的经典片段,很显然是曹公的硬植入。
元春的&34;端午赐礼&34;,很明显说明她是力挺&34;金玉良缘&34;的,为&34;木石前盟&34;的破灭埋下伏笔,使得&34;宝黛配&34;最终无果,导致&34;有情人难成眷属&34;的千古悲凉。
贾芸的&34;端午行贿&34;,则导出荣府管家王熙凤的贪婪,为贾府败落种下祸端,使得百年望族的贾府最终亦然是&34;盛极而衰&34;,一败涂地,落得过&34;一片白茫茫,真干净&34;。
由此可见,《红楼梦》中的&34;端午&34;节,的确耐人寻味。
它虚虚实实,明暗相间,实乃曹公&34;草蛇灰线、伏笔千里&34;手法的又一完美再现。不仅简洁明快地写出了大家所喜欢的端午习俗,还充分利用&34;端午&34;节作为传统节日的拜节氛围导出自己的创作主导思想,使得《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贾府没落的根源在不经意间展现在读者的视觉范围内,还由此警示世人:
节日有套路,小心!警惕&34;糖衣炮弹&34;,廉洁过节、干净过节为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