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刘姥姥:粗俗不堪的皮囊下,流淌着高贵的善良(1 / 3)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乡下老太太,虽不是主要人物,却是曹公不吝笔墨大书特书的次角,在前八十回中多次出场,尤其是两进荣国府,写得栩栩如生;高鄂在八十回之后的续写,也多次写刘姥姥进荣国府,亦写得熠熠生辉。
看似讨好粗俗,实则淳朴善良的刘姥姥实际上是《红楼梦》中最闪光的底层人物,她在《红楼梦》中起着烘托的关键性作用,见证着贾府的&34;盛极而衰&34;;同时,从侧面展示了她的温暖,体现了《红楼梦》作者对刘姥姥等代表底层劳动大众的热爱。
一、刘姥姥低到尘埃的睿智
刘姥姥是乡下寡居多年的老妪,原本与贾府的关系&34;八竿子打不着&34;。只因出身贫寒,在女婿王狗儿家生活,照顾外孙(板儿和青儿)。但女婿一家穷得叮当响,靠着几亩薄田过活,女婿没多大本事,女儿也没有多大能力。
为度过&34;年难过&34;的难关,刘姥姥建议女婿去他族下连宗的贾府王夫人那里寻求救济,在女婿王狗儿&34;打嘴现世的不肯去&34;下,刘姥姥实在看不惯之后,自己领着外孙板儿去了荣国府。
便有了刘姥姥&34;大智若愚&34;的第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34;
这体现了刘姥姥敢于争取的处世本色:遇难事了,不怕丢面子,敢于直面现实,迎难而上,努力去争取机会赢得困难的解决。
于是在《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这位孤苦的乡下老人首次出场亮相:
她带着外孙板儿,进城至宁荣街来,到了荣国府大门,溜到角门前,&34;蹭&34;着对几个&34;挺胸叠肚、指手画脚&34;的守门仆人问:太爷们纳福。然后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请他出来。
幸得一个年老的仆人相告说,周大爷往南边去了,他在后一带住着,奶奶儿倒在家呢,你打这边绕到后街门上找就是了。
寥寥数语,把刘姥姥这个不识字、没有文化但睿智、精于世故的乡下老人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她对贾府的仆人都如此尊重,称&34;太爷&34;。这在古代,&34;太爷&34;是县令之类的官吏代称。
刘姥姥用在这里,不过是自己为人处世上的厚道话,并不是要讨好或是畏惧。她为了女儿一家生活得下去,甘愿放下自己的尊严,只希望尽快找到贾府的引路人周瑞(荣国府田庄管家,在买地时曾得到女婿王狗儿的帮助),便低到尘埃地向贾府的下人询问。
这个细节,也可感知那时贾府仆人之多,&34;不可一世&34;的形象也折射出贾府显赫时是何等高调奢华。
刘姥姥低到尘埃的做法,有了效果。她赢得贾府一个年老仆人的同情,在他相告指引下,刘姥姥领着板儿顺利找到周瑞家的。
刘姥姥见着了周瑞家的,也很会说话,在夸赞王夫人之后,恰到好处的赞美周瑞家的能干: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奴才。
自然得到周瑞家的喜欢与同情,在她安排下,先找到王熙凤的心腹丫头平儿,然后才见到荣国府的大管家凤姐。
略显紧张的刘姥姥迅速稳住,谦卑地拜了几拜,向王熙凤请了安,质朴地道出来意:&34;因家道艰难,连吃的也没有,今天气又冷,不为别的,只奔你老来。&34;
睿智的刘姥姥明白,自己只是一个贫苦的乡下老太婆,与贾府这样的&34;高门大户&34;并没有多深的关系,之所以来说穿了就是&34;乞食&34;,不能说话啰里啰嗦,占据豪门宝贵的时间,行与不行,图一个爽快。
刘姥姥很简洁地明说自己来贾府讨救济&34;打秋风&34;的用意,聪慧的凤姐一下明白,对刘姥姥开门见山的直言有了好感,便笑着回应,&34;不必说了,我知道了&34;。
王熙凤见板儿抓果子吃,过问刘姥姥还没吃饭后,便安排了简餐,取出原本打算给丫头们作衣服用的二十两银子救济了刘姥姥,令刘姥姥感动不已,千恩万谢后&34;仍从后门去了&34;。
二、刘姥姥自扮丑角的精明
因王熙凤救济的二十两银子,对刘姥姥贫寒之家而言,一年的吃穿用度都有了保障,那年的年关得以平稳度过。
&34;投之以琼瑶、报之以木瓜&34;,开年过后刘姥姥便把自己地里种的新鲜瓜果菜蔬粮食弄了很多,把最好的送到了贾府,以感念贾府的恩德,于是有了&34;刘姥姥二进荣国府&34;的故事。
刘姥姥的这份真情,感动了贾府,也得到贾府的当家人贾母的接见,两个老年人一见如故,宛如故友。这在《红楼梦》三十九回&34;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34;中作了详细的描述。
刘姥姥先是向贾府的丫环平儿等人道明来意,&34;家里都问好。早要来请姑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