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为道义而死,他们皆是君子(1 / 2)
看着众弟子的寻道之心,王阳明满意地点点头,心中倍感欣慰。
有弟子的陪伴,有后人的传承,再辛苦也是值得了。
这时。
撒西宁朝着王阳明深施一礼,开口道:“先生,请随弟子一观后世大夏之貌。”
随着撒西宁手臂挥动。
大地开始微微颤动,一条条裂缝在脚下蔓延开来。
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中,巨大的柏树拔地而起。
随着大树的颤动,周围的场景开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装修古朴,气势宏伟的楼宇。
硕大的门额之上赫然刻着四个大字。
阴阳学宫。
几人刚到走廊,便听到阵阵读书声。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且于动处加工,勿使间断。动无不和,即静无不中。
《大学》之所谓“格物致知”,即《中庸》之所谓“明善”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皆所谓明善而为诚身之功也,非明善之外别有所谓诚身之功也。
修齐治平,就是格物。
知行合一之
学,吾侪但口说耳,何尝知行合一邪?
入而问圣人之学,则语以格致之说焉;求格致之要,则语之以良知之说焉。
致知在实事上格。
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
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
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此时,撒西宁向王阳明介绍道。
“先生,此地名为阳明学宫,此地教授的不仅有先生的心学还有诸子百家等各流派思想。”
“此学堂培养出不少的杰出人才。对后世影响甚大。”
闻言,王阳明捋了捋胡须,感慨道。
“百家争鸣,争奇斗艳,这是大道的魅力之所在,不拘一格,不拘一人,正如这包罗万物的天地。”
话音刚落,巨柏再一次抖动,周围的场景也开始发生变化。
片刻之后,一座古朴典雅的学府出现在众人面前。
大门的上方挂着一块巨大匾额。
匾额之上,赫然写着白鹿洞书院五个大字。
“先生,此为白鹿洞书院,起于盛唐,延于明清
,距离弟子所处时代,已有一千年的岁月。”
王阳明眼前一亮,称赞道。
“千年学府,妙哉,妙哉。”
随后,几人走进学府,顺着走廊缓缓前行。
此时,讲台上一位戴眼镜的老者,正在为学生们上课。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心之莫用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此为先生必知,也是求学者必须知道的东西。”
“记住,学习切不可贪多求快,浑沦吞枣,蜻蜓点水,浅尝即止,也不可能急于求成,畏首畏尾,遇难即止。”
闻言,王阳明频频点头,转而看着众弟子道。
“这也是你们所要记住的,学习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否则害人害己。”
“弟子谨遵先生教诲。”众人齐声回道。
片刻之后,巨柏开始第三次颤动,周围的场景也开始了第三次变换。
这一次,撒西宁带领众人来到了阳明书院。
此刻,某教室内,一位身着长袍,头发须白的老者,坐在书案前,正在向弟子讲解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道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
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为学者,要多思,多想,多悟,敢于探索,善于探索。”
学堂内,老者讲的认真,学生们听的认真,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见此一幕,王明阳和众弟子不由得红了眼睛。
这一幕不正是他们每天都在做的吗。
百年之后虽再无他们,但那份精神与传神却依然存在。
“先生,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