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探险寻踪(1 / 2)

加入书签

十个人在车上你一言我一句地聊着关于21兵工署的过往,有人说:“铜罐驿在5、60年代的繁华,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这家兵工厂。”

民国的时候,铜罐驿虽然是老码头,但远离城区,始终是乡下地方,虽然人丁朴实,却也思想封闭,没见过什么世面。

战火带来了逃难的人,也带来了这家在当时在全国算得上最大的兵工厂。

工厂搬到了这里,工人自然也成批地来到这里。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他们也将金陵的时髦与精致也带到了这里。

很多工人都带着家属,为了安置这些家属,在周围渐渐盖起了房子,工厂还为员工们建起了俱乐部,里面有网球室、电影放映厅、篮球排球、图书阅览室等,还为工人们请来京剧老师和健身教练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有的工人和当地人结了婚,这些时新的游乐也就渐渐流入到铜罐驿的民间,大家争先模仿,让大山里平静简单的铜罐驿鲜活繁荣起来。

新英雄湾村到目的地也就30分钟的车程,下车之后,导游告诉大家:“不远处就是大渡口区的跳蹬镇,那里也建有兵工署的

分厂,当年的厂房保存得非常的好。也等着什么时候能开发出来,让大家一睹当年的风采。”

沿着一条被密林掩映的碎石小道往里走,道路的两侧有许多空置和半倒塌的房子,从建筑的风格来看,充满了年代感。

简皓赶紧拿出相机,想拍几张照片。

他很喜欢拍某种事物和人物身上的岁月感,只一眼,就能看出它丰富多彩的过往。

以前他找素材的时候,还要刻意营造这种岁月感。此刻,这些房子上记录的斑驳与沧桑,正是他苦苦寻觅的。

为了跟上队伍,他不敢多做停留,凭着感觉不停地按下快门,回去再筛选合格的照片。

有人感叹:“这些房子应该尽早修复,或许还能还原以前兵工厂家属院和俱乐部的盛景,如果时间再长一点,有些房子就完全倒塌了。”

穿过一片树林,导游指着半山腰说:“兵工厂的遗址就在那个位置,上面有个隐秘的防空洞,以前叫月亮洞,藏在里面,日本人的飞机根本发现不了。”

顺着一条残缺密集的台阶往上走,才走了一小会儿,他就气喘吁吁,额头上全是汗。

蒋乐俊打

趣他:“你当摄影师肯定会经常出去采风,爬山对你来说,应该是小事小桩,怎么才走一会儿,你就累成这样?”

“那是以前,自从在来新英雄湾村,运动量少了,我出长胖了。看来以后得多出来走走。”

蒋乐俊伸出手:“把背包给我吧,我帮你背。”

他摆摆手:“算了吧,就你瘦了吧唧的身板,背上你就走不动了。”

他不肯把背包拿下来,蒋乐俊也只好作罢,于是来到简皓的身后,时不时帮他托一下,让他能缓口气。

台阶的尽头就是防空洞,入口处有一个类似古墓的半圆形石砌洞门,在这个洞门上方的石壁上,刻着“主席万岁”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在标语下方还刻有铁路的标志。

简皓拿着相机对着洞门拍了两张,然后说:“这里好有盗墓笔记的氛围,往门口一站,就有那种神秘感,想让人进去探险。”

每个人都拿出准备好的手电筒,准备进洞去参观。十个人鱼贯而入,一个挨着一个,洞里的漆黑带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有人忍不住问:“这洞里会不会有住着大型动物,比如熊之类的。”

“现在野生熊都成保护动物了,哪里能轻易见得着,要是藏个什么逃犯,还是有可能的。”

旁边突然传来石头滑落的响动声,其中一个人尖叫起来:“有动静,是谁,我看到那里有人!”

这人的叫声让大家都惊慌起来,一个人拿着手电照向发出声响的地方,看看地上,是砖头滑落下来发出的响声。

洞里用砖石建造了隔间和仓库,这些砖石年久失修,有滑落倒塌也在情理之中。

有人抱怨:“进来就够心惊胆战的,你这一叫,我的小心肝差点飞出来,拜托,下次能不能看清了再尖叫!”

简皓在大家帮忙照明下,把内部的一些房间仓库认真地记录下来。

拍照的时候,简皓看到地上有一个金属制品在电筒的光亮下闪着金色的光泽。

他蹲下身去,拨开上面的几块碎石,捡起一根细长的,比签字笔略细一点的黄色金属制品。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灰,轻轻地擦掉上面的灰,他问:“你们有谁认识这是什么?”

有人接过来看了看:“这看上去像现代制品,而且摸着的硬度,肯定不是黄金。”

有人扭动了一下,

中间竟然有条连接缝,试着往两端拉开,金属杆里藏着的竟然是针。

有人惊喜:“这是以前的老物件,我奶奶就有一个跟这很像的针筒,针筒的下端还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