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时机总是不期而遇(1 / 2)
简皓套上外套,骑着那辆三轮自行车,懒洋洋的往卫生院赶。
他坐在廖婆婆的床边,支着头:“你是故意跟儿子吵架的吧,好让他快点走,不想耽误他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
廖婆婆没回答,让他把水递给她。
“廖婆婆,是不是你的左邻右舍都搬走了,所以你只能找到我。”
廖婆婆把头一仰:“我才不想奔什么新生活,自从我结婚后,就住在那房子里,只要我没死,谁也别想让我从那里离开,我老伴没死的时候,就最喜欢那棵桂花树,我看到那棵树,就像看到他一样。”
简皓突然明白了廖婆婆对那棵树的执着。
“婆婆,你这想法太自私。”
“我这是实话,村子要是不繁华,不产生经济,相应的配套设施就不会来,什么医院超市学校大商场,你是故意把眼睛蒙起来,不向前看,但时代要发展呀,就是家人不遗弃你,时代也会遗弃你。”
“臭小子,你懂什么,你还没生出来的时候,铜罐驿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他发现廖婆婆眼睛里突然有了光:“我和你奶奶是在罐头厂认识的,7、80年代,罐头可是高级玩意,好
多人都喜欢吃,逢年过节的时候,厂里会给每个员工都发上一大箱子,我只要一拿回去,孩子们都抢着吃。”
“卫生院后面那个旧住院部,以前那里可是重庆最好的肛肠医院,多少人都跑到这边来动手术。真可惜,这些都没有了。”
简皓支着头:“所以呢,人不能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否则就会被社会的洪流给淘汰。”
廖婆婆把被子一盖,不想眼他说话了。
村政府特别叮嘱过医院的护士站,把廖婆婆照顾好,简皓也不用守夜,见她躺下了,他就骑着自行车回家去了。
天色已晚,崔嬢嬢和夏攸晨还在院子里剥花生,一问,崔嬢嬢明天要做盐酥花生,夏攸晨打趣他:“我看你心还是挺软的,何必要嘴硬,去老杨群工里转转,说不定你就喜欢这里了。”
从医院离开的时候还有点睡意,这一路骑车回来,把瞌睡虫都赶跑了,他也坐到桌子边,帮忙碌花生。
他说:“我只是秉承着尊老爱幼的思想去看看她,好歹她跟我奶奶有点交情,我奶奶生前也是她照应着。要不然俗话说相差3岁就有代沟,我跟她完全聊到不一块,呆久了难受。她们呢,就
喜欢纠着过去的辉煌不忘,眼下却又不肯改变自己与时俱时,就这么卡在夹缝里,长吁短叹。”
夏攸晨说:“所以王阿姨才来找你呀,想给群工组注入一点年轻的血液,带动带动村里人的思想。”
简皓不说话了,他没有那么伟大的情操,他还想在这里洗涤一下灵魂,好重新振作精神,再次投身到那所谓的世俗纷乱中去。
简皓查看手机邮箱,是杂志社主编给他发来的短信,他近期投了几组照片,给退回来了,主编给的意见是,差一点人间烟火。
以前简皓的作品都是青春唯美系的,开得淋漓尽致的花;阳光明媚下,清纯少女一袭白衣,飘然而过;还有大城市里眼神充满向往的小白领。
主编看过他最近几期在铜罐驿拍摄的乡村生活,觉得太千篇一律,现在这类照片大多记录农村生活的惬意自在,或是对生活的痛苦或者期望,没有真实生活的灵魂。
主编特别提醒他,近几年来,国家对乡村振兴这方面的题材非常重视,他可以考虑从这方面着手,拍一些乡村振兴直观真实的写照,别再是那些浮于表面的敷衍之作。
真正的摄影师不仅擅长捕捉镜
头,更擅长讲故事,他们讲故事的能力一点都不亚于那些动笔杆子的人,既然他想在乡下呆一阵子,就且行且珍惜,别错过机会。
看完主编发的邮件,简皓若有所思,他是个特别相信机会缘份的人,就像他曾经为了拍一张日出的照片,精心的准备,每天关注天气预报,大半夜出门登山,可到了日出的时候,却是乌云朵朵,不得不唉声叹气,时运不济。
后来有一次被朋友拉去峨眉山,只在山下听一个老人说明天天气不错,很适合看日出,他就记下了,庆幸那天他背了相机,半夜上山,果然第二天霞光轻幽,还拍到了难得的佛光。
这一次,他突发其想的到乡下来呆一段时间,主编又给了这个题材,不如试一试,或许能让他的摄影爱好出现新的契机。
每个月600块的伙食费,崔嬢嬢这里可以包一日三餐,正好省了他自己动手,简皓生活方面比较懒撒,以前中午都是在公司点外卖,晚上回家吃,一进门,老妈就把饭菜端上桌,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他都是烧烤或是方便面应付。
崔嬢嬢家的伙食营养又丰富,早上小米粥配馒头,中午晚餐都是地道的农家菜
,腊肉是过年的时候做的,吊满了厨房的房顶,透过厨房的窗户瞟一眼,估摸着有好几百斤,绝对的富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