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汉工业规模(3 / 4)
笑意。
简单的开了小玩笑,雷玉台就翻开了前天打印好的工业报表:
“根据去年统计,我们总计完成本土工业制造一百七十五亿三千二百万华元,海外工业产值超过四十九亿华元,总计超过二百二十四亿华元。”
“其中重工业占了一百五十二亿华元,轻工业规模七十二亿华元。”
雷玉台平缓的报出报表上早就写好的数字,引起了底下一片议论之声,紧接着又说:
“根据这个统计数字可以得出,整个大汉的工业模式,依旧是重工业占比高,轻工业占比低,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这些年将大量的投资,投到了重工业,而忽视了轻工业……”
“事实上我们的轻工业发展是相当快速的,两年时间增长超过十七亿华元,但是与重工业动辄几十亿的增幅,完全是小巫见大巫,是不能够比的。”
“而这样的经济模式,根据我们工业部自己内部的统计来看,是不能够长久的。”
“因为按照一般消费品价格计算,一个国家的轻工业应该是在整体上超过重工业,甚至达到均衡才对,我们目前的轻工业,只有重工业的二分之一,这样的比例,是完全不合格的。”
“在这里,我呼吁齐大人,给轻工业投资,给轻工业投资!!”
看着台上要求投资轻工业的雷玉台,齐成栋脸色不断的转向阴沉,但最后又恢复过来,虽然他知道对方说的完全是真心话,但是基建战略的本质核心就是投资重工业,投资轻工业能得到什么??
唯一的好处估计就是增加了商品数量,加大了流通,降低了物价。
这是好事吗,当然是好事,但在重工业没有完成,或者说没有到完成的差不多的时候,轻工业,根本不会是新一代内阁的投资核心。
用基建连接重工业,进而带动整个大汉帝国经济,会是未来至少十年的战略。
唯一的代价恐怕就是吓人的债务。
而台上的雷玉台也知道这里面的原因,所以在之后又表示:
“发展轻工业,可以借用民间的资金,我大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轻工业都掌握在民间,这些年之所以轻工业还能够稳定增长,就是依靠民间的力量。”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这股力量,继续投资轻工业这一稳定民生,乃至经济流通的产业。”
“我个人的建议是,减税!!”
“哗啦……”
最后一句话说完,场上都沸腾了,一部分人不断凑头往齐成栋那边瞧去,想看看这位未来的齐相是什么反应。
就连朱道都下意识看向坐在自己侧手位的齐成栋。
而齐成栋的反应是什么,那就是没有反应,最起码表面绝对看不出任何表情。
而在台上的雷玉台则是继续讲述他的减税战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于轻工业各类的减税幅度:
“对于类似纺织,小商品制造企业,我们不仅仅要减税,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他们补贴,尤其是化工产业的补贴。”
“就比如说目前已经逐渐转移到墨西哥,日本的纺织工厂,我们可以允许他们制造产品,最后再返大汉本土,但我们必须保证源头技术一直掌握在我们手中。”
“比如说纺织材料,石油科技下,产生的各种纺织新型材料,乃至现在市场上最火的丝质袜……”
“对于这些东西,我们要加以保护,以保证这些产业可以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
“而保护,不是嘴巴说说而已,要的是投资,要的是减税,要的是补贴!!”
雷玉台的话让不少人都傻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从机械局调来的新工业主官,会这么大的火气,这已经不是“索要”这么简单了,完全是火力全开。
只有台下的齐成栋依旧没有什么反应,但其实他心里,已经在盘算这件事的可行性。
别看他一直将重工业放在首位,轻工业放任不管,但其实他比谁都清楚轻工业的重要性,头重脚轻,自古以来都不是什么好事。
只不过搞了重工业,注定不可能在将资金投资到轻工业之上。
但是不搞又不行,所以现在其实他现在也在想具体的可行办法。
而台上的雷玉台则给出了一部分解释:
“我个人的建议是,除了减税以外,就是放宽轻工企业的上市门槛,让他们可以更加容易融到资金,发展自己的企业,进而带动整个大汉的轻工业发展……”
“各位,根据我们的统计,重工业拉动经济,如果是一,那么轻工业就是一点二,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重工业对降低物价水平,并没有轻工业那么显著,毕竟你可以不买汽车,但你不能不穿衣服,不买日用品!!”
“我个人认为,未来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我们应该将轻工业的地位提上来,保证整个大汉帝国经济,乃至物价水平的正常发展。”
雷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