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竟然如此有效?(1 / 2)
李介宾对中医各种流派始终秉持着兼容并包的豁达态度,这正应了医圣张仲景那句名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由于他自幼便广泛涉猎各大流派,深受其影响,所以能够有条不紊地将这些独具特色的思想和疗法融会贯通,并融入到自身的理论体系当中,从而做到为我所用。
倘若一个人过分拘泥于某一流派或家族传承,那么其格局必然狭隘,最终很可能会被这种局限性带来的“知见障”所困。
所谓“知见障”,其实就是一种片面、短视的认知障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全新的学派崭露头角时,它必然是相对于过去已有的学派而存在的。
这个新学派不仅开创了崭新的学术理念,还推出了独树一帜的治疗方式,无疑代表着中医学领域的蓬勃发展与进步。
这样的事情无疑是极好的。
许多对中医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了解的人常常会抱怨说,中医缺乏发展、毫无创新可言,一味地依赖于传统经验,这种观点其实也并非全无道理。
毕竟这些人并非业内专家,或许连几位著名的医家都叫不出名字。然而,如果连专业人士也持同样的看法,那就真的是在坐吃山空、因循守旧了。
那么,李介宾又是如何看待中医创新这个问题的呢?
在传统中医体系里,所谓创新,根本做不到全面创新,因为很多旧思想与方法是有效的。
实际情况是无效或者效果欠佳的老方法,被学派创始人创新的方法所取代,而有效的老方法创始人仍然会用。
诚如李中梓所说:“(金元)四家在当时,于病苦莫不应手取效,考其方法若有不一者,所谓补前人之未备,以成一家言,不相摭拾,却相发明,岂有偏见之弊?”
“子和一生岂无补剂成功?立斋一生宁无攻剂获效?但著书立言则不及之耳。”
临床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的学派是在中医宝库里多出了一种新思想、新方法而已。
对后人来说,掌握的方法越多越好,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诊治,游刃有余,而不是偏执于某一种思想或方法。
伤寒经方历经千年风吹雨打,可谓是千锤百炼,无懈可击,能一直用到现在,那是张仲景的手段够硬!即使在现在的医院里,经方用了效果还是很好,这是经方立足之本。
但如果说只要学会了经方就能包打天下,这就变成了盲目崇拜了。
因为稍微冷静一下就能想明白,如果经方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也就不会诞生温病学派,而火神派亦然,有生存生长的土壤,自然是因为有其内在原因和现实价值,能够在中医学的版图上填上一笔。
有如此见识,才能更理性的看待火神派的扶阳之法。
而不是被大量用附子的噱头所吸引,以为称奇。
附子本来就是中药四维,善用之人多矣。
要是老刘就该开炮了,扶阳之法自古有之,乃仲景之法,天下皆知,扶阳派不过伸言耳
随证治之而已,并不是说他不敢用,我敢用我就牛逼,医乃死生之大事,不可儿戏。
老唐不敢用是对的,他不会呀!所以说他还是有责任心的,下门诊前,特地让王天赐记了老太太的联系方式,嘱托每天随访,问病情变化。
……
第一天,王天赐随访后给唐教授汇报老太太服药情况。
唐教授问王天赐:“老太太说喝了药没事儿?”
王天赐答:“是的,说感觉喝了挺好的。”
唐教授嘱托:“让她喝了药,继续观察。”
王天赐:“是!”
……
第二天,王天赐继续汇报老太太服药情况。
唐教授明显轻松了很多,问王天赐:“老太太说她现在嘴里不烧了?”
王天赐一脸敬佩的说:“是的,老太太说好久没那么舒服了。”
唐教授:“再探!”
王天赐:“诺!”
……
第三天,王天赐带来喜讯。
唐教授淡定的问:“她口腔溃疡好了?”
王天赐对自己老师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是的,老太太很高兴,夸老师您果然是妙手回春,说三天治好就真的三天治好!她已经在订制锦旗的路上,说一定要好好感谢感谢您。”
唐教授嘴角一抖,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说道:“病人好了就好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锦旗什么的,大可不必,你劝劝老太太,不用花那个钱了……”
王天赐走后,唐教授装不下去了,翻开医案,看着李介宾开的那个方子,百思不得其解。
怎么用大甘大热的药可以治疗“烧嘴”跟顽固口腔溃疡呢?这是什么道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