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红白绛紫青(2 / 2)

加入书签

地说明了对于不同版本角色诠释的差异,也暗示了在医学领域中对病症判断的主观性和多样性。

每个医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解读病症,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因此,正确的辨证论治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更好地区分这些证候,还需加倍努力,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反复演练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辨证能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紫舌,很有意思了,跟大多数人想象的紫色不一样,而是红色中带有一点点蓝色,蓝也是瘀象,因而紫舌主瘀血。

说到这里,下面的学生就有点理解了。

你看,绛舌也有瘀,紫舌也有瘀,但是绛舌主打的是个血热生瘀,而紫舌是寒凝血瘀。

最后是青舌,舌色如皮肤暴露之“青筋”,全无红色,称为青舌,古书有形容如水牛之舌。属于阴寒内盛,阳气郁结而不宣,血液凝而瘀滞,故舌色发青,主寒凝阳郁,或阳虚寒凝,或内有瘀血。

黑舌没有黑舌,之前说了,黑人也是淡红舌。

所以虽然都是各种颜色,舌色跟面色要区分清楚。

黄舌也没有黄舌,舌苔有黄色的,所以虽然都是各种颜色,舌质颜色跟舌苔颜色也要区分清楚。

李介宾慢慢就思维发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