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故事(二)(3 / 4)

加入书签

,缓缓开始了自己口中所谓的故事。

未来国被迫与海外番邦签订不平等条约,将土地、关税等物割让给番邦,番邦从此便在未来国驻扎了下来。

番邦的货物源源不断地从海外运了进来。

因为番邦重视匠人,所以他们的货物在品质上和未来国的货物差不多,有些会更好一些,但是他们的产量极高,再加上没有自主关税,所以,这些番邦商贾开始低价销售,打压未来国同样的产品,最终导致未来国同类产品的作坊纷纷倒闭,作坊里的工匠失去生活来源,要么流离失所成为流民,要么加入番邦人的作坊里寻一口饭吃。

朱祁钰看向但是王文却是一脸无所谓,不禁问了一句:“王文,朕来问你,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王文没想到朱祁钰会突然问自己,愣了一下回答道:“回陛下的话,这事儿能有什么后果?无非就是这未来国需要掏一笔银子来安抚流民,将他们迁徙到边疆开垦荒地就好了。”

朱祁钰无奈地摇摇头,看向金濂问道:“金爱卿呢?你是怎么看的?”

金濂皱着眉头说道:“作坊倒闭,匠人失业,由此将意味着这类商品的价格将完全由这个番邦商贾掌握,他们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价格,就能源源不断攫取未来国的财富。”

“很好。”朱祁钰赞了一句,道:“你说的很对,未来国就遭遇了这样的下场。”

故事继续。

番邦商贾击败了未来国的商贾,掌握了这类商品的定价权,然后就是赚钱的事儿了。

他们先是对百姓宣称,他们的商品比未来国的货物要好,而且要好得多,然后果断提价,一直提到未来国百姓能接受的极限,但是他们的成本还是那些,因此,多出来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利润。

这利润丰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让他们认识到未来国有多富裕。

于是,他们随便找了两个借口,再次与未来国开战。

第一件事,称为亚罗号事件。

顾名思义,亚罗号是一艘船,只不过这表现上是一艘番邦船只,实际上却是未来国的船只,船只的老板是未来国的人,水手也是未来国的人,就连船只也是从番邦买来的,只不过这时候的未来国没有相关制度,没有让这艘船注册在国内。

有一次,未来国的兵部稽查走私,抓到了这艘船,逮捕了船上走私的水手和海贼,但是那个番邦的常驻使臣以这艘船属于番邦为理由要求放人,并且捏造未来国士卒侮辱番邦为理由,要求未来国道歉赔偿,未来国自然拒绝,双方便准备开战。

第二件事称为马神浦事件。

当时有个番邦的和尚来到未来国,以宗教为名义,在地方上纠集起一群泼皮无赖欺压百姓,抢夺财物,作恶多端,但是因为治外法权的原因,地方衙门不敢处理,好在后来有个官员站了出来,拿到了这些人作恶的实证,以未来国的律法判处,番邦自然不干,于是便以这件事为借口,直接开战了。

王直坐在那里,听得满脸潮红,胡子都气得一翘一翘的。

朱祁钰虽然没有任何细节上的描写,但是即便如此,也让王直气愤不已。

他是真的没有想过,一国挑起战事居然会如此轻率,不由得问道:“陛下,此番邦就以如此理由挑起战事?难道他们国内的官员就没人阻止吗?”

朱祁钰笑了笑,反问道:“王首理忘记了,番邦仅仅以一万兵力便在海疆之上横行无阻,未来国数十万大军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这就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必胜的能力。”

“能必胜,赢了之后能赚钱,还是上亿两银子的赚,找什么借口重要吗?”

“如果说现在朕下旨,命大明突袭李氏高丽,并且做到鸡犬不留,打下的田地全部分给天下百姓,你认为天下百姓会不会支持朕打这一仗?”

王直顿时尴尬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天下百姓肯定是支持的,谁敢反对的话,绝对会被他们撕碎。

朱祁钰又问道:“如果朕不分给百姓,但是分给朝中官员,你们这些官员会不会支持?”

好吧,这个肯定也会。

王直就是官员,自然知道大明的这群官员具体是个什么德行,这种占便宜的事情,他们怎么会不支持。

王直不说话,态度明显是默认了。

朱祁钰笑笑,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继续讲起了故事。

番邦与未来国开战,因为割地赔款的缘故,番邦在未来国有立足之地,直接便将军队开了过来,而番邦军队的战力恐怖,直接便打下了广州,抓捕了当朝官员,直接遣送回番邦处理。

朝廷据理力争,丝毫不让,当地百姓也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番邦,未来国上下一心,共御外辱。

但是,双方的战力差距实在太大,番邦也不愿意继续在广州纠缠,于是果断起航,直奔京师而来。

四月,番邦舰队抵达渤海,威胁京师安全,朝廷见状,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