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门外汉?(1 / 2)
郑乾和曾藩走出房间,长长舒了一口气。
“老曾,凭你的经验,明朝的作品,能值多少钱?”
两人一边往外走,一边闲聊着,郑乾比较关心价值的事情。
“这个嘛,书法作品,那就主要看是谁的墨宝了,比如明朝的唐伯虎,知道吧,他的书画就很值钱。”
“刚才蒋老不是说,那书法自成一体,肯定是出自大家之手,你觉得是哪位?”
“额…说实话,我主攻的方向是秦砖汉瓦青瓷名窑,这是文人墨宝,不在专业内。”
“那你偏科严重啊,不及格!”
“呵,这话我老子说我可以,你这门外汉,还说我不及格?”
“非也非也,我前段时间恶补了各种文物宝鉴,不敢说全都会,但至少每个领域都略懂一二。”
“我可去你的吧,要是随便看看鉴宝节目就能学会,我们吃这碗饭的,都不用干了,别跟我扯犊子!”
郑乾笑笑,也不再反驳了。
两人漫无目的的在博物馆闲逛,今天周末,人也不少,还有导游带着旅行团的,总之很嘈杂。
正好到中午,两人出去吃了个饭。
博物馆边上就是有名的园林风光,郑乾想去逛逛,曾藩不想去,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城人,随便一个公园都是园林风格,见的多了,丝毫没有兴趣。
两人决定还是回去博物馆。
中途郑乾接了个电话,是徐旺打来的,对方问买家的事情找的怎么样了。
郑乾说那些资产都已经全部处理完了,晚点可以将钥匙送给他。
徐旺称赞了一句高效,又说钥匙的事情不着急,最后,重点表示了一下感谢,说郑乾的大补丸真的是太猛了,腰酸背痛的毛病都缓解了,而且他老婆今早还起了个早,给他做了爱心早餐。
郑乾就一个劲的说“恭喜”,说以后还会天天有早餐吃的。
曾藩拉了一下郑乾的胳膊,说可以上去了,已经整理出来了。
郑乾怀着激动的心情,快马加鞭,率先来到三楼,曾藩紧随其后。
进门之后,看见三个人依然围在一起,没有说话,仿佛还在细细品鉴。
郑乾走近,轻声喊了一声“曾叔”。
曾劲国回过头,看着郑乾,满眼的艳羡和惊讶。
“小郑,你知道你捡了一幅什么样的文物吗?”
郑乾摇摇头,心说当然不知道,这不正过来看的嘛。
“你自己看吧。”曾劲国说完,让出一个身位,示意郑乾去看。
郑乾走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平摊在桌面上,整整齐齐摆好的10块绸缎。
绸缎薄如蝉翼,质地细腻,呈金黄色,在灯光映衬下,煞是好看。
每一片绸缎上,都写有文字,更确切的说,是书法,工整的书于其上。
不同的绸缎上,书法的字体也不尽相同。
比如最开始漏出来的“夜凉斜倚”四个字,就是小楷体,那是一首词的前面四个字。
夜凉斜倚赤阑桥,天远碧烟消。酒醒忽见花间影,轻云散,月在林梢。
其他的几篇,都是书写的诗词,除了楷体,还有行书,草书等。
郑乾也看不懂,索性打开鉴定技能,直接揭晓谜底。
“丝绸产自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南浔辑里湖丝,是极其优良的丝绸品种,保存至今的明时期辑里湖丝罕世难见,现存最早的辑里湖丝制品,为清康熙帝的皇袍,价值极高,市场价百万起步。”
“丝绸上所记载之文字,乃明朝大书法家文徵明在70岁,即嘉靖十八年(1540年)所书,内容为以《风入松》为词牌名的十首词,所用字体依次有小楷,行书,隶书,草书,小篆,每种字体两首词。这一套词集成了文征明的所有书法造诣,价值连城,国宝级文物。”
看着系统给出的鉴定结果,郑乾一整个人呆住。
明朝的大文豪文徵明的真迹?
还是在极为名贵的叫什么“辑里湖丝”的丝绸上书写的?
国宝级的书法,写在价值百万的丝绸上,这是什么含金量?!
郑乾已经麻了!
郑乾沉浸在震惊之中,但是在外人看来,像是没有失了魂。
“小友,可是看出点什么了?”吴馆长见郑乾这模样,叫醒他。
“啊?哦,我被这里面的书法作品震惊到了,以我的了解,明朝时期能将这几种书法凝练到这种地步的,恐怕只有文徵明一人!”
“这十幅书法作品,是文徵明的集大成作品,依次使用了楷,行,草,隶,篆五种字体,可谓独步一世!”
郑乾不打算藏拙了,把系统给他的结果,现学现用。
听闻此言,曾劲国,吴馆长和蒋老,惊叹的看向郑乾。
身后的曾藩,更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看郑乾像看怪物一样。
“小友好眼力!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慧眼学识!”吴馆长赞赏道:“跟我们得出的结论差不多,基本判定是文徵明所书,我已经联系了研究文徵明书法的专家过来,得到他的认可,就算盖棺定论了。”
蒋老神色有点激动,拍着郑乾的肩膀说道:“目前还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