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赚了一两银子(1 / 2)

加入书签

卖完鱼时,太阳已经高悬于天空,时候不早。

城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都焦急地等待着出城。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来自周边村落的居民,有背着背篓的、拉着板车的,或多或少都是来城里买卖东西的。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不同的神情,或是期待、或是疲惫、或是兴奋,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在这繁忙的市井之中努力生活着。

恩和和梁崇也排上了出城的队伍。

就在此时,后方突然涌现出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

一眼望去最显眼的,是一名骑着高头大马、生得虎背熊腰且双耳硕大的将领。

他身前是一群负责开道的小卒,这些小卒一边奋力地向前挤去,一边扯着嗓子高喊:"让开让开!都给我让开道路!先让咱们的士兵出城要紧!"

整支队伍都穿着统一的服装,配备了兵器,而且看得出兵器很新。

士兵队伍快速出城,激起了一阵尘土。众人窃窃私语。

“别看了别看了,那是咱们新上任的周大将军,都过来排队”,随着守城士兵的吆喝,队伍又重新恢复了秩序。

然而,还是有些百姓对着渐行渐远的队伍低声议论着什么。

梁崇集中精神听了一耳朵,前方不远处有个身着长衫的男子正与身旁的友人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仿佛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

原来,京城的皇帝换人做了!

连带着边境的将军也换了一轮,据说这周大将军正是当今圣上的热门手下。

难怪前任主家急匆匆的回去了,梁崇还真以为是任期满了呢。

不过上面的皇帝换谁做,梁崇还真不感兴趣,说到底,上面的掌权者换得再多,和底层讨生活的老百姓的关系也不大。

换了谁,都得讨生活。梁崇唏嘘。

两人出了城,又马不停蹄的找那日苏汇合。

三人拉着板车,还得去恩和家接托雅,也不知道她卖得怎么样。

显然,托雅的鱼早就卖完了,且她被“准婆婆”照顾得很好,已经在恩和家吃过午饭,还给三人一人买了一个大肉包子,三文钱一个。

白面做的,里面只有丁点的猪肉白菜馅,但很大,几乎有梁崇半张脸大。

卖了一早上鱼,三人早就饿得饥肠辘辘,几乎是狼吞虎咽般将包子吃了下去。

简单修整了一下,几人又马不停蹄的往家赶,没办法!在见识到鱼有多好卖之后,几人深深的意识到了“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的魅力。

真是“把人当驴使”的优秀典范!

梁崇上辈子死也想不到,这辈子居然一天能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还带往返的。

要知道,上辈子她病入膏肓,可是连一步路都不想多走。

回到家,托雅将今天赚的铜板全都倒在桌上,接下来只有一件事——数钱!

望着堆成小山的铜板,几人不约而同的咽了咽口水。

托雅拿出麻绳,将几人数的钱每一百个穿成一串,钱很快就数完了,但几人都没说话,无它,实在是不敢相信自己一天就赚了那么多钱。

"一千三百四十五个铜板……" 托雅喃喃自语,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仿佛眼前所见并非真实存在一般。

她颤抖着手,将那四十五枚零散的铜板再次仔细数了一遍。

每一枚铜板都被她小心翼翼地放在手心,感受着它们沉甸甸的分量和金属特有的冰凉触感。

随着最后一枚铜板被归入总数,托雅终于确信无误——他们竟然真的赚到了整整一两银子!

这对托雅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要知道,在此之前,他们过着拮据的生活,每一枚铜板都得精打细算。

而如今,手中握着这么多铜板,让她感到既兴奋又紧张。

但托雅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按照事先说好的分成,给恩和数了三百三十七枚铜板过去,恩和也大方的收下了。

接着,托雅转头看向梁崇,从里面数出五十枚递给她。

梁崇接过,用手语比划了一声“谢谢”。不要说什么点子是梁崇出的,为什么不给她分钱。

大业朝的奴隶严格来说没有自主人权,也不能拥有自己的私产,托雅肯把钱分给她,说实在的,已经比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要好了。

人都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处在什么时代,便会遵循什么规则。

接着托雅又数出十枚递给那日苏。

家里的钱一向是托雅掌管,长姐如母,两人的父母早早去世,那日苏年纪又小,所以一向是托雅在精打细算的管着钱粮。

这是那日苏第一次收到十枚铜板的“巨款”,接过零花钱,他的眼睛都亮了一下,惹得几人哈哈大笑。

然后托雅又拿出上次剩的一斤白面和鸡蛋,今天是个好日子,可得好好的庆祝一下,包个饺子。

接下来的几天,几人便是不停地下网收网,背着背篓拉着板车去卖鱼,期间梁崇和恩和还去了一趟福运酒楼。

恩和给梁崇介绍,福运酒楼算是营州城里规模较大的酒楼,只不过它的定位比较平价,贩夫走卒也能咬咬牙去酒楼里吃喝一顿,很受当地普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