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辍学的无奈(1 / 2)

加入书签

时间过得很快,在校园里,碰到过袁林几次,也没有单独聊过。又是一个开学季,周五晚上宿舍里,只有她和室友葛晴在,显得特别冷清。葛晴拿着本书在看,她是那种典型的学习型,即使读了大学,她也比其他的同学用功。文气的面庞上夹着一副圆圆的眼镜。赵玲想和她说说话,可是显然葛晴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她也只好赖在床上,没心思做事情,也不想去找其他同学玩。她想着要不就早点儿睡吧,这样烦乱的心情也许就没有了。

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拿起放在床头的一叠信纸,抓了一支笔,翻身趴着想给家里写封信,告知一下最近的状况。还想知道刚读高一的弟弟的情况。她明白虽然家里人没有消息过来,但肯定也是担心自己的状况的。在电话还不是很普及的村里,打电话也不是很方便,而且也不能说很多话,还要付挺贵的电话费。没有什么急事,还是写信经济实惠,更重要的是可以说很多想说的话。即使这样,赵玲也很少给家里写信,那是因为她知道写信报了平安,家里也不太回信给她,家里的事情她也不知道。她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是怀念,是想念,是害怕,是既想知道又怕知道的无奈。她拿着笔认真的写着对父母弟弟的想念,那种从心底里发出的想念。

赵玲把想说的话写满了纸上的一行行,觉得心情也好多了。毕竟把自己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写给父母,正如自己所看到的那些。这样他们对自己所在学校,所在学校的城市能够更多的了解,也不至于过于担心。赵玲想着自己已经长大了又在省城读书,自己的努力或许能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会有更好样的期待,待也许会热爱生活多一些,彼此善待一些,这样整个家会更温暖一些吧。这个时候正是秋天忙碌的时候,有些庄稼还没有收拾完,苹果、梨子应该也还有,他们的忙碌可能顾不上想赵玲的事情。每每想到秋忙假一起收秋的情景,虽然辛苦,忙碌后收获的喜悦也让人感到欣慰。

实际上,赵玲的父母也确实在忙着收秋,里里外外都要照顾到。所不同的是,让他们比体力劳动更累的是心情的糟糕。因为赵凯开学只读了一个多月,后面读书的状态也没了,再后来干脆回家说不想读书了。本来初中时学习还好,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读了高中,心思总是不能用在学习上,让父母一直揪着心。父母亲去学校了解情况,老师也很无奈,在学校也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赵凯就是不想去读书了,说在家里帮忙干活。爸爸妈妈想尽了办法,他就是不肯去。为此,赵玲的妈妈大病了一场,对弟弟的辍学他们没办法理解。

对于父母来讲,子女能读书,他们劳累些都没关系,可是眼下并不是父母一厢情愿就能解决的事情。他们明白这一辍学,他的一生也就只能在村里和父母过一样的生活了,想过上很好的生活恐怕很难。爸爸妈妈没法理解赵凯的做法,可也无能为力。正是秋忙时节,心情再不好,也得过日子,身体再不好,也得强撑着。妈妈身体稍微好了点儿,就强打着精神,帮爸爸一起忙活秋收的事情。赵凯也不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惹了爸爸妈妈不高兴,好在也会跟着一起到田里帮忙收拾。他什么都不会做,也就只能一点一点儿地让他学着干,总不能不上学了,还要闲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吧。

送信的人到家的时候,爸爸正在门口的场地上剥玉米,把所有的玉米皮剥掉挂在一起,好节约出空间,也好晾晒好储存。妈妈听到有信,就迫不及待地让爸爸念。这时又想起弟弟的事情,一边擦眼泪一边和旁边的弟弟说:“你姐的信,你要是也能继续读书,说不定比你姐姐考得好,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的。”

赵凯在一旁不做声,只顾自顾自干活。可能他知道家中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也可能真的厌烦了读书,就下定了决心。这件事情好像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了。爸妈怎么说,他都和没听见似的,要么不吱声,要么就逃离。

赵玲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是写信回家一个月后了,家里的秋忙告一段落,妈妈的病也好了许多,但是留下的心是永远也无法抹去的。这将是爸妈心里永远无法抹去的遗憾,错过了就不可能再找回来,即使将来赵凯后悔也无济于事了。赵玲在家信的字里行间也能体会到当时家中的情景,也能体会出爸妈的不甘心,爸妈望子成龙的心切。她知道弟弟不想上学,不想受学校的约束,他不是不能学习好,根本是不想适应学习的环境。初中之前,再怎么学业负担没那么重,也就马马虎虎过去了。到了高中,学习压力增大,对赵凯来说,简直是把他束缚起来了。他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顺着内心的,知道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放弃了。只是从父母的角度来考量,他这样做实在是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爸妈的一片苦心。后来赵玲再写了一赵信安慰爸爸妈妈。她尤其担心的是妈妈,没有读过什么书,面对问题需要长时间的琢磨,很难从中走出来。她担心妈妈的闷气长期积压在心中,身体会吃不消的,本来身体就不是很好,只会对身体健康不利。

赵玲每每想到这些,就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她偶尔也会想想将来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