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财政亏空(2 / 3)
脑海里。
只要不是突然问出没有准备的东西,仅仅是问户部银钱支用的话,魏广德自信还是可以应付下来。
至于为什么会扯到户部,这就得从内阁票拟可行的那份,京营戎政请奏勾满兵额一事说起。
京营请求补满兵员,兵部认为并无不妥,内阁也不觉得有错,于是都认可了。
奏疏到了皇帝手里,意见当然和大家的一样,也是觉得京营应该按制满编才是,于是大笔一挥,此事就算定下来了。
旨意发出,兵部和户部商议增拨兵饷一事,户部于是立马就不干了。
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户部划拨出去的银子,大多进了兵部,兵部已经成为大明朝堂一个不折不扣的吞金巨兽。
京营勾满没错,不满兵员自然有发饷,这也没错,可错在户部拿不出银子,而且户部部议也认为不能就这么算了。
若是按此办理,那兵部下辖各镇兵员大多也有差额,还有内陆省份,特别是如山东等靠近北地的都司,都有派出客兵补充边镇防务,而他们调动让本就不满编的各都司也是大喊头疼。
如果京营能够勾满,户部兵饷也增拨,那其他各镇也这么上奏又该怎么办?
于是户部干脆就不和兵部谈了,而是直接把奏疏递到皇帝手里,让皇帝定夺。
“陛下这两天就在翻看户部以前上呈的奏疏,也是很为难。”
陈矩又低声把近两日的情况说了下。
等两人到了乾清宫外,通报后魏广德很快就被召入宫中。
“善贷,起来吧,这里没外人,也不需要行君臣之礼。”
隆庆皇帝看到魏广德进殿后就行礼,马上开口道。
以前在裕袛的时候,不管是他召见高拱还是魏广德,亦或者其他人,大家其实都是拱拱手行礼就行了,因此虽然已经做了几年皇帝,可依旧不习惯看到这些人在面前行跪拜礼。
魏广德愿意跪吗?
当然不愿意,可时代就是如此,捏着鼻子也就认了。
刚穿来那会儿,魏广德心里或许还有人人平等的观念,可是到了现在,潜移默化中他的思想也变了。
别看他跪皇帝,到了外面跪他的人一大把,还抢着跪在他面前。
“谢陛下。”
魏广德还是行礼完成后才起身,然后就肃立在下方等待皇帝垂询。
“京营的事儿,现在兵部和户部闹起来了,你应该是知道的。”
隆庆皇帝开口就直入主题,果然就是这事儿。
“父皇在位时,就曾听说国用不足,之前的朕就不问了,就说朕登基三年来,户部到底收入了多少银子,又支用了多少银子,怎么国库会如此不堪?”
隆庆皇帝果然是找他问户部数据,这些数字皇帝居然不是直接召刘体乾询问,而是问内阁,魏广德心里不由得有些怀疑,难道刘体乾恶了皇帝不成?
或者,皇帝对户部不信任,所以才会找到内阁,毕竟内阁虽然不能管户部事,可户部却必须把工作成绩汇报到内阁。
不过来不及细想皇帝和刘体乾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魏广德只是想想就说道:“回禀陛下,各项银两自元年以来,十三省户丁粮草盐引税课银及开纳通计一千一百九十九万两。
已给经费凡九百二十九万有奇,存者二百七十万有奇。
今补给边饷及官军折俸布花,当用银二十余万,各边年例当用银二百八十万计,所入不能当所出。
这也是户部上奏亏空的原由,虽然太仓尚有库银,可年前这些银子就要运往边镇,所以就有了三十万两银子的亏空。”
加减法,魏广德还是很熟悉,把这三年户部的数字进行加减,张口就把隆庆皇帝要的数据报了出来。
至于后面说的边饷及官军折俸布花和各边年例,这是之前户部上呈奏疏上有写,不然魏广德也不会这么清楚。
那份奏疏,内阁没有票拟,本就是把户部数字奏给陛下看的,他们不需要给出什么意见。
不过奏疏的内容,阁臣都有细看,毕竟这是执政很重要的数据。
“记得太祖时设立卫所军屯,那时可不需要朝廷拨付军饷,在朕印象里,最初朝廷拨付兵饷还是因为开设辽东镇,为何到如今会需要如此多兵饷?”
隆庆皇帝的教育里,除了经史子集,朱元璋定下的那些制度也是学习的内容。
不过如果按照书上说的来对照实际,那肯定会出现许多不解的地方。
魏广德略微思考后就答道:“陛下,国家备边之制在祖宗朝时,只设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四镇,后又设宁夏甘肃蓟州为七,又继以固原山西为九,今密云昌平永平易州俱列边镇。
其防守兵马除各镇原自有主兵外,又增加了募兵和客兵。
一镇之兵足以守一镇之地,后因虏骑肆掠至兵不可守,增以募兵,募兵不足,增以客兵,调禁多于往时而坐食者愈众矣。
其合用刍饷各镇原自有屯田,一军之田足以赡一军之用,后屯粮不足加以民粮,民粮不足加以盐粮,盐粮不足加以京运馈饷,溢于常额而横费者,滋甚矣。
库府空而国计日绌,田野耗而民力不支,今日缺乏之故,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