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大窟窿(2 / 3)
地形锁定战场的时候,京城兵部大堂此时却是人头攒动,从尚书、侍郎到员外郎、主事这些主要官员全部都集中在这里,而他们来到这里的原因则是因为一封来自大同的军报。
“从大同和宣府发来的文书看,这次刘汉带人出塞偷袭板升城,似乎没有向总督行辕报告,应该是事后发的。”
“现在不要分析先后,看时间,现在怕是板升城那边都已经打完了,到底打没打赢,还有宣府俺答部是否有撤兵,这才是关键。”
“我们刚刚让延绥宁夏出兵扫荡河套,大同那边就擅自出塞,不仅违抗葛缙增援宣府的命令,无旨出兵数千人攻击三百多里外的俺答板升城,谁给的权利,这事儿怕是要严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t;
【隆万盛世】 【】
“打输了严查还好说,可要真打赢了,攻占板升城,这算功劳还是过错?”
“武选司去查刘汉?这里面还有大同巡抚李文进的事儿,是不是该给吏部通个气?”
“好像只抄了公文送内阁,吏部压根不知道这事儿。”
“够乱的,没有旨意,他们大同捣什么乱啊。”
兵部大堂上,一帮子兵部官员在下面你一句我一句滴咕,说什么的都要。
兵部尚书杨博只是静静的坐在大堂之上,耳朵却是在仔细倾听下面人的谈话,了解大部分下属对此事的看法。
好吧,招他们过来,也就是想看看他们对此的看法。
回头西苑肯定要召见,问自己对此的看法?
自己该怎么应对,下属的看法还是很重要的,这是民意,现在他在做的就是民调。
两个侍郎这会儿乖巧的坐在一边,似乎也是在倾听下面人的议论,或是,有点像打瞌睡的样子。
听了半天,杨博大概估出来了,一半对一半。
不是支持和反对的各占一半,而是反对的,认为该问罪大同的官员占一半,还有一半是没什么态度的,也就是中立,就没听到几个支持的声音。
也是,朝廷已经对此战做了部署,想法其实和大同类似,只是盘面更大,直接动用两镇兵马扫荡河套,而不是出动一镇兵马去偷袭板升。
最麻烦的还是功过的定论,大同这么做到底是对是错?
杨博头疼,说起来不管是大同巡抚李文进还是总兵刘汉都是他手下,不过整件事儿串联到一起,杨博还是觉得有点怪异。
李文进,管理地方政务是把好手,不过对于调兵打仗就是门外汉。
之前大同战事,他基本都是丢给刘汉去打的,自己做甩手掌柜,只负责把后勤保障做好。
刘汉嘛,将门,守成有余进取不足,野心有点但是胆小,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筹划这么大的事儿出来。
要说这次偷袭板升城是李文进的主意,杨博是敢用脑袋担保,他想不出来的。
可要说是刘汉动的心思,刘汉有这个脑子却没那个胆子。
毕竟整件事是先斩后奏,打赢了好说,降罪不至于,可功劳也会被抵消大半,可一旦打输了
杨博这会儿想的就是,好像自己对那两个老部下都看走眼了,居然想不出来这偷袭板升城的计策到底是谁搞出来的。
算了,还是等着西苑的召唤吧,公文已经抄写送到了内阁,想必此时两位阁老应该已经赶往西苑了。
而这时候的西苑永寿宫宫门处,严嵩和徐阶还真就静静站立在一侧,等待着皇帝的召见。
都快晌午了,兵部忽然送来一份公文递到徐阶手里,虽然有些奇怪,但是徐阶也没当一回事儿,可是漫不经心翻看只看了两眼就不澹定了。
此次迎战俺答部,朝廷的计策他是有全程参与的,可现在兵部送来的大同总兵刘汉的奏报倒是和之前魏广德想的计策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t;
【隆万盛世】 【】
不过这事儿不小,大同这样擅自出兵,打不打得赢另说,会不会影响到朝廷的作战部署才是最重要的。
随公文附有杨博的一张条子,此时兵部尚书杨博就在为此事而担忧。
大同军偷袭板升城,放在平时自然是好事儿,可是在这个时候就未必了。
板升被明军攻击,带来的结果就是俺答部兵力西移的时间就要提前,若是正好和延绥、宁夏二镇扫荡河套的大军怼上,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怕是二镇明军就要吃大亏了。
叫停延绥、宁夏自然是不可能的,军令此时应该已经到了军中,说不好人马都已经离开了驻地。
头疼。
徐阶感觉真的头疼。
赶紧的起身,拿着东西就去找严嵩。
对于这样的军国大事,严嵩自然也不好处理,只能对徐阶说道“去西苑吧,这样的大事儿,不是我们能做主的。”
“严阁老,徐阁老,皇爷让你二位进去。”
这时候,宫门里出来一个内侍,传达了嘉靖皇帝的旨意。
两人跟在那内侍身后进入永寿宫,很快就到了宫殿门前。
“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