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教育问题(1 / 2)

加入书签

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在王府园林的每一个角落,金辉与绿意交织出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卷。太后的二子,安嘉乐,立于这绚烂景致的一隅,目光中满是对不远处欢笑的渴望。只见他的大侄子安文建,正与东北王的孩子们,在园中嬉戏追逐,笑声清脆,如同夏日最动听的乐章。

安嘉乐的眼神中闪烁着孩童特有的纯真与羡慕,他轻轻地扯了扯太后宇文氏的衣袖,声音中带着几分怯意与期盼:“母后,儿臣……儿臣也想与他们一同嬉戏,感受那份无忧无虑的快乐。”

太后宇文氏转过身来,面容虽显严厉,但眼中却藏着不易察觉的慈爱。她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嘉乐,你需知,身为皇族子弟,肩上担着的是家国天下的重任。玩耍虽好,却不可荒废学业。你且先去将《礼记》中的那篇文章背诵下来,待母后检验无误后,方可许你半个时辰的自由时光。”

“母后,可他们……”安嘉乐欲言又止,似乎想为那些无忧无虑的孩童争辩些什么。

太后宇文氏轻轻摇头,打断了他的思绪:“嘉乐,你看到的是他们此刻的快乐,却未见到他们将来若无所成时的苦楚。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你现在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是为将来铺就坚实的道路。他们或许暂时无忧,但长远来看,若无学识傍身,终将难以立足于世。”

言罢,太后宇文氏转身离去,留给安嘉乐一个深邃而坚定的背影。安嘉乐望着母后的身影,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渐渐明白了母后的苦心。他默默地点了点头,转身向书房走去,心中暗自下定决心,定不负母后厚望。

蒹葭陪在小皇叔安嘉乐身边只能是望洋兴叹,可怜的孩子呀!

太后步入皇后幽静的居所,面色凝重,语调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皇后,皇长子身为储君,其学业岂可荒废?他日肩挑社稷,岂能任由心性,终日嬉戏,不涉经纶?”

皇后迎上前去,面含温婉笑意,丝毫未见慌乱之色,轻启朱唇,语气温和而坚定:“母后息怒,儿臣深知皇长子责任之重,故对其教导从不懈怠。今日文建已将课业悉数完成,方得闲暇与王府中的稚子共嬉,此亦是童年之乐,张弛之道,利于身心之成长也。再者,此地虽非紫禁城阙,却也是皇家血脉所居之王府,儿臣心念昔日宫中岁月,严谨有余而温情不足,故而愿在此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自在与欢笑,让他们的童年不被繁重所累,留下几分纯真与欢愉。母后,您以为如何?”

皇后一番话,既表明了对皇长子教育的重视,又巧妙融入了对子嗣成长的关怀与理解,言辞间流露出母仪天下的温婉与智慧,使得太后神色渐缓,似有所悟。

“文建不与常人,与东北王的孩子们毕竟有别,他们可以任意妄为,但文建不行。”

“母后,您说的儿臣明白,但东北王的孩子们教育得很好,彬彬有礼不说,而且所学甚多,并不比死读书,读死书的差,而且强上许多。这些日子,儿臣常与文建和王爷的孩子们一起学习,发现他们每日学习二个时辰,晚上在温习一个时辰,其余时间就是自己支配,王爷与王妃们从来不管,这种教育的收效很好,每个孩子的学业都不落后。”

“皇家的教育,历经千载风雨洗礼,其深厚底蕴自非寻常可比。皇后一定不能对文建的教育放松。”太后严厉地说道。

太后所秉持的古老教条,如同陈年古木,虽稳重却难免显得僵化。这番话落在皇后长孙氏耳中,不禁令她心头一紧,暗自忧虑。她心想:“此乃吾儿,其成长之路,岂能全然由祖母之言左右?教育之道,贵在因材施教,灵活变通。况且,太后所倡之教,成效几何?观陛下今日之叛逆不羁,未尝不可视为往昔教育之影射。”

长孙皇后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太后威严的敬畏,又不乏作为母亲对孩子未来的深切忧虑与坚持。她深知,皇家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品性、智慧与责任的塑造。而这一切,都需顺应时代潮流,融入新思新想,方能培养出真正能够引领国家走向辉煌的君主。

于是,长孙皇后暗暗下定决心,要在尊重传统与勇于创新之间找到那条细腻的平衡之线。她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融合古今教育之精华,为太子文建铺设一条既稳健又不失活力的成长之路。在她看来,教育之责重于泰山,她必须亲自把关,确保每一分努力都能化作文建未来治国理政的坚实基石。

如此,长孙皇后在内心深处与太后进行了一场无声的较量,她以母爱的名义,誓要守护并引导自己的儿子,走向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唉,这位太后啊!把宫里的掌控之欲用到了咱们王府,可真行!”

“多亏王爷不惯着她,不然,咱们这王府成了皇宫了。”

“可不是吗!不如想个办法让她们去白山书院吧,本来皇上就让她们去那居住的。”

“这孤儿寡母的,看着可怜,但可恨起来真是可恨,手也伸得太长了,不知道这是别人家吗!她以为自己还回得了京城吗?”

“人贵在自知,就怕不自知。这位太后就是不自知啊!”

于乐的媳妇们私下里议论着,对太后的蛮横十分不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