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昔年旧事(二)(1 / 2)
那夜萧慎到底还是宿在了外间。
待到了大年初三,荣安帝下了新年第一道圣旨,大都督萧慎代皇帝巡边,赐尚方宝剑,见此剑如见皇帝亲临。
行程也安排得急,元宵节一过,便要启程。
荣安帝好似为了表现自己还记得孟荷这么个人,或是为了探她生病真假,还专门派了给后宫嫔妃们看病的女医官来替她把脉。
孟荷仍旧是那番弱不胜衣的模样,连嘴唇都寡白。
女医官一把脉,叹了口气,劝道:“夫人还是要宽心些,否则伤身得很。”
孟荷手帕捂唇,闷咳了两声:“谢大人提醒。”
女医官回宫禀告,萧夫人肺气郁结,以致心病,长此以往,与寿有忧。
荣安帝听闻,赐了许多药材,萧夫人正式闭门不出,静心养病。
正月十六,宜远行,大都督萧慎带着人马,正式离了京城。
马车里,孟荷有些憋闷。
本来若是按照之前所言,此行只有萧慎的人,她行动也可自由一些。
临行前,荣安帝却突然要御前大总管王智也同行,她便只能待在马车中了。
好在萧慎与王智的车驾隔得甚远,她掀开车帘吹吹风,总是可以的。
萧慎也并未骑马,在车中陪她。
孟荷如今的身份是萧慎的贴身小厮,临行前,萧慎找了锦衣卫中的人,替她稍稍做了易容。
“锦衣卫的人,倒颇得你信任。”从她与他手下的人几次接触看来,萧慎对锦衣卫还是放了一些信任的。
“我手下的人,都是只管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之事的人,彼此之间毫无关联,所有任务,均有我一人下达,回禀之时,也只向我一人禀告。”萧慎解释道。
如此一来,可以保证每个锦衣卫知晓的事情都是有限的,但对于萧慎来说,却要劳心费力许多。
他这么些年过得如何谨小慎微,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我们先到鹏城,再往九边?”孟荷问。
“嗯。”萧慎点了点头,“除了明珠的事情外,鹏城还有一个我想见的人,我们需得快马加鞭,若是晚了,我怕难以得见。”
“谁?”孟荷好奇。
“前任鹏城巡抚,罗自谦。”
“当年顾家守北境之时,他是不是负责提供后勤粮草?”孟荷对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对,当年北境军罹难时,九边各镇的将领,也因为抗敌不力,被皇帝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唯有罗自谦,只是被贬谪,后又官复原职,一直安安稳稳待在了鹏城。”
孟荷了然。
“我听闻,当年北境军被围,九边各镇救援不力,导致北境军全军覆灭。”孟荷道,“皇帝借着北境军一事,几乎将整个九边将领清洗了一番。”
“若北境军覆灭一事是皇帝的手笔,那这一番动作,便单纯只是为了削弱边疆军权了。”
当年大梁的九边军政,均由当地的守将自己统管,守将有实打实的兵权在手上。
北境军一事后,荣安帝借九边抗敌不力一事,将所有边疆军权上收兵部管辖,九边守将名下,只剩一点守城之兵。
其余时候,若有战事,朝廷短暂的将虎符下放将领,予他们带兵之权,若战事歇,则虎符兵权,又交回朝廷。
荣安帝是集权在握,不担心边将们谋反了。
可这样的制度便带来一个问题,战事及战机转瞬即逝,若等上报朝廷,朝廷再下拨虎符军权,则仗可能都打完了。
漠北蛮族也看准了这个弊病,在边镇只劫掠,不停留,等朝廷的派令下来,他们早抢完杀完,不知所踪了。
“长此以往,后患无穷啊。”孟荷叹了一声,如今漠北还只是小打小闹,若哪天大军压境,不知道九边能扛得住几时。
“当年他疑心九边将领唯我顾家马首是瞻,我们挥挥手便要打上京城,取他人头,便出此下策,害得边境如今民不聊生。”萧慎冷声道,“他予我大都督之权,九边军制我必要改,否则以漠北如今局势,不过年,必要入侵我朝。”
真是内忧外患,贻害无穷。
“当年他突然将我父兄调回京城,也是担心我们两家联手?”孟荷道。
当年她与顾临渊定亲后的第二年,荣安帝急召宁安侯父子回京,她与他自此别离。
再一年,顾家便罹难了。
想到此处,孟荷脸色大变:“难不成,是因为你我定亲,皇帝才突感威胁,下此毒手?”
萧慎见她面色不好,安慰道:“非也,就算你我不定亲,他的刀,已然落在顾家身上了。”
“他甚是不喜先皇后,也不喜欢太子表哥,唯恐顾家与林家成为太子的助力。”
“但到底是亲生骨肉,何至于此?”孟荷有些不解。
“我也不知。”萧慎摇了摇头,“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