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发现猫腻(1 / 1)
但是他又怕得罪那些大人物,丢了饭碗事小。
若是丢了命,可就不值当了。
只能假装没看见。
两天后,于睿看着面前的名册,满心疑惑。
名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居然不见陈潇的踪影。
“以瑾穆的才学,断不可能连会试都考不上,这其中定有蹊跷。”
于睿紧皱眉头,喃喃自语道。
于是,他决定去复查一番。
他坐在书桌前,沉思良久,仔细琢磨了一下阅卷的流程。
发现负责糊名装订考卷的书吏和誊录的官员最有调换考卷的机会。
后面的阅卷评卷,每份考卷至少由两位考官独立评分。
如果分数差异较大,则由第三位考官或他这个主考官来进行仲裁。
当进行糊名装订操作时,考生个人信息会被予以遮盖隐匿。
试卷上只会标记一个编号,以此保障评卷的匿名特性,减少偏见出现的几率。
而所谓的誊录,意思是由专门的誉录官员把试卷抄写一次。
重新抄写后的试卷被叫做“朱卷”,最初的试卷则被命名为“墨卷”。
于睿决定先从墨卷里开始复查,他可是识得陈潇的字迹和文风的。
他来到存放墨卷的库房,望着那堆积如山的考卷。
不禁深吸一口气,顿感头皮发麻。
不过想到自家师弟去年为国为民立了大功。
却因牵扯众多,陛下并未大张旗鼓地给他赏赐。
如今绝不能让他的名次被人顶替。
他小心翼翼地在其中翻找着。
他是认得陈潇字迹的,只要翻看所有人字迹就好。
如今他也不敢相信任何官员,只得一个人偷偷过来复查。
这时,房间的门突然被打开,一阵凉风卷入,让于睿不禁打了个寒颤。
定睛一看,来者竟是付玉华。
四目相对,两人皆是一愣。
于睿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疑惑。
“付大人,你怎么来这里了?”
付玉华脸色略显尴尬,无奈地说道,
“于大人,我怀疑此次会试有不妥之处。
心中实在难安,便想着过来验证一番。”
于睿听了,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连忙说道,
“原来如此,真是巧了,我也是因为觉得这其中定有蹊跷,才来复查。”
付玉华微微点头,走近后,不由感慨道,
“我听闻于大人的师弟人品贵重,才华过人。
也看过他的文章,感觉以他的才华,若无意外,定能上榜,可惜……”
于睿深以为然,应声道:
“是啊,我也是为这事而来。”
付玉华颔首,目光炯炯道,
“于大人,那我们就赶紧开始吧。”
于是两人开始核对考卷。
付玉华也是后来才听好友杜仲恺说,他去年能躲开那场科举舞弊案。
陈潇也出了一份力 。之前没有机会,这次可要还了这个人情才好。
由于付玉华对陈潇的字迹不熟悉,他直接把糊名的地方撕开。
于睿见状,惊呼道:
“付大人,此举怕是不妥!”
付玉华眉头紧皱,回应道,
“事急从权,若不如此,怎能尽快查明真相!”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库房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他们翻卷的声音和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于睿看着手里拿的这一份试卷,脸色愈发凝重。
字迹与他记忆中陈潇的字迹相差不大,但是文风却很是不同。
这让他心中的怀疑愈发加深。
付玉华也发现了他的不对,走了过来。
接过卷子后,仔细研究,边看边说道:
“这字迹虽看似相似,可这遣词用句,全然不是陈公子的风格。”
于睿眉头紧锁,语气沉重地道,
“这笔画的起笔、收笔力度和角度与瑾穆的有细微的差异。
而且连笔的方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规律也不一样。”
付玉华看了一眼窗外的黑夜,幽幽道,
“确实如此,这其中定有古怪。”
他们看着这份考卷,发现内容简直文不对题,词不达意。
怀疑这墨卷已经被人掉包了。
两人对视一眼,心下一惊。
于睿沉声道:
“付大人,此事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
付玉华咬牙道:
“定要将这背后之人揪出!”
这事如果处理不好,所有考官都会被牵连。
于睿思索片刻,然后说道:
“我们不妨从负责糊名装订和誊录的官员查起,看看是谁出了问题。”
付玉华点头赞同:
“嗯,还要查查那些负责复查的官员,是否有猫腻。”
于睿又道:
“还有那些负责巡视的小吏也不能放过。”
付玉华目光坚定,语气幽深道,
“不管涉及到何人,都要一查到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