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苏轼回京(2 / 2)
发言权。
当初他来汴京赶考,就是他父亲想办法把他们兄弟的文章送给海学士观看,得到了海学士的赞赏,在汴京有了很大的名气。
加上父子三人同时参加会试,兄弟二人一起金榜题名,成为一段佳话,在汴京风头一时无两。
若不是他母亲病故,他哪里需要参加什么制试。
在他看来,李安才学不差,缺的就是名声。
李安的警世四言,足以流传千古,却不足以证明才学。
若是当时李安能做出一些好的诗词文章,现在必然早就名扬天下了。
他把李安当成知己好友,才想着让李安能够借此扬名。
“子瞻兄好意我本不该推辞,不过上元节那晚,我已经约好人赏花灯了,实在不好违约。”李安说道。
对于苏轼的好意,李安还是很感动的。
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靠着抄一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是可以让他名扬天下。
这样做的好处也非常大。
但是那毕竟不是他的真才实学,才子的人设一旦立起来,后面不时的肯定要拿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诗词出来。
不然肯定有人说他江郎才尽了。
但是他肚子里的货就那么多,一旦用完了怎么办?
与其以后人设崩塌,不如不出这个名。
李安也没什么大报复,有刘学文这个老师和盛纮这个岳父在,只要能考中进士,授个实职肯定没问题。
到时候若能抓住机会,就博个富贵,没有机会,就老老实实做个小官。
“哈哈,你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上元节一共三天,诗会是在前一天晚上举行,不耽误的。”苏轼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