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岳武穆亲笔(3 / 4)

加入书签

情绪已至巅峰,故此书法愈发明快,挥毫速度越来越疾。&34;

&34;此刻,我仿佛看到的并非岳飞在书写,而是他持剑在疆场上奋勇杀敌!似乎岳飞胸中蕴藏着一股壮志豪情,正仰天咆哮,驰骋千里,决战沙场!&34;

此刻,现场只有呼啸的风声与匆匆赶来的修士们,再无其他声响。

新来者看着这一幕,皆能感受到一股深沉哀愁的情绪弥漫。

那份失落与低沉,仿若在为无法实现的壮志惋惜。

即使是陈局长,虽忙着维持秩序,听到这番话,也难掩内心的黯然神伤。

一位将军,置身动荡乱世,一心要保家卫国,

却只能借纸笔抒发壮志,这是何等的悲凉。

方阳再次叹气:“诸位想象一下,岳飞在写下《出师表》时,心境如何。”

“我们都知道,《出师表》是诸葛孔明所著,他一生致力于北伐,然而未能成功。其实孔明自己也明白,北伐之路困难重重,却又不得不行。”

“如若他不北伐,蜀国或许会更快灭亡。可以说,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篇章。”

“再看岳飞,难道他身上不是同样的故事吗?他数度积极北伐,却屡遭朝中奸佞阻挠,终被二十四道金牌召回,陨落于风波亭。”

“他完全理解诸葛孔明的心境,堪称世上最懂《出师表》之人,故其书写时,称是孔明附体亦不为过。”

【灵力】+1+1+1+1

——【修真界里,我一男子听此故事,鼻尖微酸,想为岳飞哭泣。他遭遇如此昏君,真是命运多舛。孔明虽北伐失败,但他逆天而行,无奈之举。至少君王信他,即使无人作祟,我也知他难胜。而岳飞,实属憋屈,老夫欲骂上一骂。】

——【所以岳飞逝去多年,华夏儿女始终铭记,而赵构若非提及岳飞,我未必记得此人。以前我以为岳飞之死源于秦桧,如今了解越多历史,方知根源在于昏君欲除之而后快。】

——【这才是我们青年应追寻的楷模,他们的精神与信念伟大无比。自听了方阳讲述这些古物历史,我竟对研习历史着迷,太多过去待我去挖掘,每揭开一段历史,犹如解开一个秘密,那种喜悦无以言表。】

——【凡人成就伟业,我自问无法做到。华夏历年,逝者无数,被历史铭记的却寥寥无几。有时想想,人生最后不过留名而已。】

网友们有的愤慨不平,有的感同身受,但一致为岳飞鸣不平。

相信世间所有华夏子弟对岳飞的认知都如出一辙。

现场的听众更是无需多言,皆已忘却录像之事。

即便平日里再心无旁骛之人,听到岳飞的经历也会黯然动容。

然而众人仍在等待,他们知道方阳还未讲完。

感受到众人的注目,方阳微微一笑,继续解说:“世人常言岳飞愚笨,明知归去即死,却仍决然返回,为何要回去,可否不回?”

“其实,这正是岳飞的伟大所在。他本可不回,只要不回,他和他的岳家军便可占据一方,风光无两!”

“但他是个忠贞爱国者,宁死不叛,若违令不回,他便会被冠以谋反之罪。”

“要知道,岳家军皆是与他共历生死之人,他又怎能忍心让他们背负叛国之名,届时难免引发兵变。”

“所以他甘愿以死,换取百姓少受战乱之苦。”

不少女孩听到方阳的解析,直接泪流满面。

岳飞太过伟大,正因如此,人们更为他的遭遇不平。

陈风在一旁不住摇头叹息:“若岳飞有霍去病之幸,得遇汉武大帝那样的明君,何至如此下场!”

连身旁的工友也点头赞同:“那昏君,好将军也杀,岂非蠢至极点,后来呢,国家可灭了?”

方阳原本也心情沉重,闻言险些失笑。

“他归去后,朝廷官员施以酷刑,企图让他认罪。可岳飞视死如归,怎会认罪!”

“直到官员们解开岳飞衣衫,看见岳母刺字留下的四个大字。”

“精忠报国!”

“见此四字,连审讯官员也忍不住泪水,拒绝审判岳飞。最终岳飞遇害,那位官员也未能幸免。”

“岳飞死后,狱卒怜悯他,秘密将他安葬于郊外,守口如瓶,直至二十年后,岳飞才得以平反。若用一字形容岳飞,我觉‘仁’字最为贴切!”

至此,方阳的故事告一段落。

然而全场依然静默,仿佛意犹未尽,期待他继续讲述。

此时已近子夜,方阳讲了一上午,口干舌燥,腹中饥饿不已。

哪有心情陪他们煽情。

转头向陈局长笑道:“那个陈局,我饿了,你看这么多人,能否帮个忙,叫辆警车送我们去用餐吧!”

陈局瞪了他一眼:“自作自受,你自行解决,我只负责你的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