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移民回流(1 / 2)
在婉晴的印象中,选择了移民的人们,他们最后都留在了当地。之前,她从未听说过移民后还有放弃身份又归国的。
Linda回国的这件事情,使她对移民这件事有了新的认知。
移民,尤其是那些投资移民,选择回国应该是一个复杂的决策。婉晴认为,决策的背后有包括经济、文化、教育、政策、社会和情感等多种因素。
当初,每个移民家庭做出了这个决定,选择去哪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理由,也有认知方面的差异。现在没有必要去探索这些“初心”的究竟,因为选择的开始也许已经注定了他们今后极有可能回国。
对于那些移民又回国的人来说,回国既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新的开始,当然也反映了他们对未来生活和事业的期望和规划。
其他国家的投资移民是否有放弃身份回国的案例,婉晴不得而知,她只能通过加拿大的一些案例去探索其中的端倪。
有些投资移民其动机就是投资获益,他们可能在加拿大没有实现预期的投资回报,或者发现加拿大的商业环境与他们的投资策略不符,从而选择回国寻找更合适的投资机会。
还有一部分移民存在文化适应的问题,比如Linda。
之前,她一家人生活在上海,工作状态非常好,养尊处优、衣食无愁。她作为主申请投资移民后,是她陪伴着女儿一直到孩子大学毕业,孩子也找了工作。Linda在加拿大的这段时间,面对两种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她难以适应,尤其是她与家庭和朋友的距离感,她无法忍受。
家庭,也是Linda最终选择回国的因素之一。
可以看到,许多中国移民选择回国是为了与家庭团聚。如果他们的配偶或孩子仍在中国,或者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这种牵挂是难以割舍的,因此,回国也成为了他们最终的选择。
加拿大移民政策的调整也可能会影响某些移民的长期居留计划。
这些政策当然早已存在,但是,国内一些移民中介机构为了挣钱,就刻意隐瞒或者故意忽略这些政策,特别是要求移民居留在移民国的政策,导致一些办理了移民的国人会误以为:只要拿到了永居卡(或者“绿卡”)就一劳永逸,可以毫无顾忌地生活在中国,而不用顾及移民国法律、政策的硬性规定。
比如,加拿大对永久居民身份就有一定的居住要求,就是通说的“移民监”。不满足要求的移民可能会失去身份,这些中国人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满足加拿大的这一硬性要求,最后不得已只能选择回国。
一些来加拿大移民的国人总是诟病加拿大的高生活成本,他们也会对加拿大的税收政策不满,这些不满和诟病也可能成为他们选择回国的因素之一。
加拿大的税收是完全透明和公开的,这与国内税收方面讳莫如深,税与费的混杂而不透明有所不同。
不过,这些年加拿大政府开支过大,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各种税负连年增加,尤其是地税,让甚至大多数的当地居民也感到苦不堪言。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死亡和税收以外,没有可以肯定的事情。也就是说,无论你生活在哪里,只要是国家存在,驻在国的国民或者公民就无法避免纳税的义务,即使回国也同样无法避免合法纳税。
很多华人尽管在海外生活多年,他们对中国仍然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放弃移民身份、回国生活,就可以完全满足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婉晴觉得,这些华人的归属感来源于其在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和社会认可,这比他们在加拿大更强烈。尤其是那些在国内曾经有过一定社会地位和人脉的移民,他们在加拿大这种社会以及文化背景下,内心的落差之大,带来的失落感之强,是无法用语言详细描述清楚的。
不过,移民回国毕竟是少数群体、少数人所为。
Linda一走数月,Sophia老师经常问婉晴:Linda什么时候回来继续上课?
婉晴只是打哈哈,并没有告诉老师,其实Linda不可能再回到这间教室上课了。
婉晴已经定好了回程票,走之前她告诉老师自己的行程,以及回来的时间,她担心自己回去这段时间没有学习,英语水平落后了,再回来的时候可能会被调整到其他级别的班级,那就不再由Sophia老师授课了,这是她很不愿意的。
Sophia老师安慰她说,只要在三个月内回来,婉晴依然可以在她的班级继续“混”下去,但如果时间过长,就需要给NCP学校请假了,到时候学校决定是否继续保留她在当前的班级上课。
走之前,婉晴约Reina到家里小聚,说两个孩子学习紧张,他们在downtown住,不经常过来,希望Reina常过来帮忙看看自己信箱里的信件,如果看见有什么特殊的信件、需要支付费用的信件,Reina及时拍照给她发过去,以免耽误事情。
所有这些事情交待完,婉晴想:是不是应该给老赵、老闫他们打个招呼?顺便客气一下,问他们有没有需要帮忙捎带什么东西回国。
老赵在电话里说:不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