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无题,过渡章(1 / 1)
接下来的日子里,所有的事情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在附近村庄所有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引水渠也基本完工,经过各方的协商算是兼顾了各个村庄,由于时间的关系,引水渠开挖的不深,也不宽,只能说勉强够用。
等到这轮旱情过后,会不会继续挖宽挖深,那就不是刘国正操心的事情了。
许大茂也终于如愿以偿的把工作换成了采购员,据说是走了新上任的李副厂长的关系,才从宣传科调到了采购科。
现在和李大宝一样,除了每个月回厂交任务,其他时间都是常驻希望新村,早晨就跟着老三继续锻炼身体。
每月回城交任务的时候,都是许大茂和李大宝两人一起,为了他们的安全,每次都有徐方随行。
时间就在忙碌中来到了三月五号,这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来了。
希望新村也正式开始果木种植计划。
地面上所有的碎石砂砾早已经清除一空,先前划定好的种植区域,土坑早已经挖好,就等着天气回暖了。
刘国正也把需要种植的苹果树也准备好了,大都是3--5年的苗,要说这些树苗是从哪里弄来的,那当然是从别人家的苗场里“借”来的了。
足足有五万棵,够五百亩地的。
当然这五万棵苹果树,不会一次性拿出来,一天两千棵,计划在三十天之内,完成五百亩苹果的种植。
每棵果树之间的距离都是计算好的,挖坑的工作都是机器人晚上完成了。
剩下的工作就相对简单轻松了,小孩都会干。
全村大干了两个多月,到了五月中旬,先后完成了五百亩苹果树,五百亩桃树的种植工作。
剩下的五百亩地,又分成了好几块。
粮食用地:30亩。
菜地:2亩。
杏树:200亩。
梨树:200亩。
葡萄:5亩。
石榴:5亩。
北山,南山上面准备全部种上山楂树。
西山上面不准备种果树,种一些松树,乔木之类的,只要不荒着就行。
这些都是今年必须完成的工作。
西山后面,群山环绕的盆地上,也同时开始了改造建设。
在盆地中间挖了一个人工湖,四周种上优质牧草。
同时留出五百亩专门种植牧草。
在四周的山脚下搭建牲口棚。
这里可是有两千多亩得,比西山前的面积还要大。准备在这里养些牛和羊,就采用人工和散养结合的方式。
前期养不多,也没办法养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新村人不多。
养猪就不准备大批量的养了,主要是养猪的场地会弄的太脏,收拾起来太麻烦,尤其是夏季,那个味道,真是“绝”了。
后山盆地的改建工作,当然是交给了机器人。
改造好后,就会把通道开通,与村里的中心大道相连。
期间砖厂的宋厂长专门来了一趟,说是今年的砖厂暂时关门了,由于缺水的原因,不得不停产。
刘国正只能从第二世界制砖了。
建设不能停。
二愣和李秀娟两口子现在住的宽敞。
李向东,陈虎威,老三都需要建房,那二十平的小房子只是过渡用的。
他们三家的房是优先建的,后期还有顾念两口子的,弟弟刘国豪也要准备
建设标准不偏不倚,和二愣家的一样,五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前面有三四百平大院子,随自己的喜好,种菜也行,种几棵果树也不错。
三家同时开工,预计六月份完工。
紧接着要建的就是村图书馆和村礼堂。
平常没事的时候,喜欢看书的可以去图书馆看书。
以后开会,放电影全部在村礼堂呢,不能每次放电影的时候都要借用孩子们的教室。
..............
当晚霞染红了半边天,众人也结束了一天的劳作。
上了年纪的人,就坐在路边看晚霞,聊天,畅谈未来。
孩子们三五成群,蹦蹦跳跳,打打闹闹,热闹无比。
二愣,李大宝和李向东三人在一边打牌。
老三带着许大茂在鱼塘游泳,进入五月份以来,除了早晨的锻炼,还有晚上雷打不动的游泳。要知道五月份的天气还不是太热,水温也低,除了刚开始的时候难熬,等习惯了以后,许大茂就爱上了游泳,每天必须去游两圈。
有时候老三要陪陈小兰,许大茂就自己去游。
西山树下有两张躺椅,主要使用者就是刘国正和娄晓娥,没事的时候两人都会躺在这里或聊天,或闭目养神。
今天和往常一样,两人又在树下静静地躺着。
刘国正很喜欢这种宁静的氛围,这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
“刘国正。”
娄晓娥打破了这份宁静。
刘国正闭着眼,随口道:“晓娥,怎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