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王胖子学究天人(1 / 2)
实验区内,宋应星正围着一台巨大的蒸汽机转个不停。
不仅人在转,眼珠子也在骨碌碌地转。
嘴里还不停地发出“啊呀”、“哦哟”的惊呼声。
……
这是一台第四代蒸汽机,也是迄今为止,王徵等人制造的最大的一台蒸汽机。
重量将近两吨。
这种大型蒸汽机的制造并不容易,王徵等人历时四个多月,一共制造了6台第四代蒸汽机,能用的只有三台。
废品率达50。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确实需要一个很长的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
王昊来到这个院子的门口时,门口的守卫正要出声,就被王昊挥了挥手,止住了。
又对典虎等人吩咐一声。
让他们在外等着。
然后,就迈步走了进去。
此时,这台大型的蒸汽机边上围了不少人,大概估算了一下,约有二十余人。
大部分人王昊都不认识。
据此前王徵的报备,这些人应该都是宋应星的好友和学生。
王昊认识的只有两人。
一人是王徵。
另一人名叫周文彩。
周文彩是王徵的学生,此前与王昊多次见面,对王昊也是认识的。
不过,此时王徵和周文彩都被人围着,还要时不时地回答这些新来者提出的问题,所以,并没有注意到王昊的到来。
王昊也不声张。
将头上的毡帽往下拉了拉,遮住半个脸,然后一声不响地混进了人群中。
抬眼看去,在最里面的机器边,有一个50多岁的小老头,正弯着腰,背着手,时而皱紧眉头,时而眉头舒展,不停地围着蒸汽转圈。
但见此人长得面容清灈,双目有神,于睿智中带着几分威严。王昊心中暗思,这老头……必是宋应星无疑。
王昊依旧没有声张。
只是跟在宋应星的身后,跟着他一起转圈。宋步亦步,宋趋亦趋。
左三圈,右三圈。
左三圈,右三圈。
一直转了3n+1圈,宋应星才停下脚步,自言自语地说道:“就这铁疙瘩,就能带动船只跑得飞快,此前真是不敢相信。如今见了实物,才明白原来真是这么回事。”
顿了一下,又皱了皱眉头道:“只是这其中的原理,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其实很简单。”
王昊在旁边接口说道:“就是一个能量的传递和转换而已。”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
宋应星本来就有些迷糊,一听这话就更迷糊了。
赶紧又问道:“小先生,你刚才说的这……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又是怎么回事?”
要的就是你迷糊。
王昊心中暗笑,又接着说道:
“其实很简单。此物可以将燃料的热能传递到水中,再在水中将热能转化成水蒸汽的动能。然后,再将水蒸汽的动能传递到机械上,变成机械的动能。机械的动能又可以通过传递和转化,变成别的动能或势能……”
宋应星瞪着眼睛看了王昊很久。
显然,他刚才一句话都没听明白。
愣了很久,才又说道:“小先生,你刚才说的动能,老夫能够大概想明白,但是,那势能又是怎么回事?”
“居高临下谓之势。”
王昊耐心地忽悠道:“根据王氏万有引力定律……(此处省略n字)……”
好一顿忽悠。
再次把宋应星忽悠得迷迷糊糊。
又过了许久。
宋应星才回过神来,对王昊说道:
“小先生刚才说的,老夫确实有很多不懂。不过,老夫在想,这东西既然可以将动能转化成势能,那么,就应该可以将水送到几十丈……乃至上百丈高的山坡上用来灌溉山坡上的田地。”
看到没有。
这就是古代的科学家。
讲的是学以致用。
在几百年后的某个时代,985毕业的大学生做售票员,博士生做管理图书员,甚至博士硕士送快递、开出租车者比比皆是。那就是学习的目的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张文凭,再用文凭来当做进入某些单位的敲门砖。
一个售票员,或图书管理员,需要硕士、博士吗?肯定是不需要的。随便找个初中生培训三天就可以胜任了。
这就是学而不致用的问题了。
而这些古代的科学家们,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学到的知识该如何应用于实际生生活之中。
这种务实的精神,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
王昊见宋应星问起,便点了点头。但是,随后又摇了摇头,对应星说道:
“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但实际上,要将水送到几百丈的高山上,却并不是这么简单。
这还关系到一个水的压强的问题!”
说罢,便走到一块黑板前,拿起粉笔,写下了一个公式:
p==pgh。
然后,耐心地解释道:
“在这个公式里,p表示压强;p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