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文景之治【10】(1 / 2)
【而且在文帝时期,文帝本身就“众建诸侯”,这已经在削藩了,你爹干这事儿都没你这么激进,你这么狂,那不收拾你收拾谁?
然后刘启早年和刘濞的儿子下棋,因为刘濞的儿子刘贤下棋没戴头盔因此被棋盘砸死了。
咱就是说,这件事给咱们啥教训呢?
那就是下棋的时候得戴头盔啊。
你戴头盔,才能保全性命啊。
之后刘启把刘贤的尸体送回了吴国。吴王刘濞大怒,直接表示:天下都是咱刘家的,死哪就给埋哪!给我送回去!
然后刘贤的尸体送回长安的时候都臭的没法闻了。
儿子被别人弄死了,但是这仇没法报,为啥?因为人家是皇帝,你只是诸侯王,你得憋着。
刘濞不要自己儿子的尸体,之后也不遵守诸侯得礼节,再也没去长安朝拜。
这说明他的内心其实很有怒火。
文帝当时可能也是觉得自己的儿子做的有些过分,所以没怎么追究。
但是后来刘濞不来长安朝拜这个影响就比较坏了。
你不来其他人看到了也学你不来怎么办?
于是文帝扣押了吴国的使者,想敲打敲打刘濞。
然而后来仔细一琢磨,这事儿他自己不占理,自己儿子把别人儿子弄死了,自己还要敲打刘濞,天下没这个道理。
于是文帝就把使者放了。
后来还派人去给刘濞送了一个手杖,表示我体谅你年老,可以不来朝见。
文帝这个意思很明显:我有错我给你道歉,你年纪也大了,拐杖你收好,别再闹了。
文帝在的时候贾谊和晁错都建议过文帝要早下手。
不过文帝觉得一来自己理亏,二来自己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些诸侯王的办法。
那就是众建诸侯。
把诸侯国一个个的分割成小部分。
这个提议后来在汉武帝时期被更进一步的进化为了推恩令。
刘濞这些人本来自己的地盘就被文帝给慢慢划分给了其他诸侯,刘启一上来玩的又那么大,傻子都知道你要削藩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造反呗。
刘濞之后与刘昂联络,表示事成之后,吴与胶西,划地而治。
刘昂同意谋反,并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侯王相约一起造反。
不久,景帝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诏令传到吴国。刘濞立刻把吴国境内中央派过来的两千石以下的官吏给杀害,他直接起兵造反了。
参加叛乱的有吴、楚、赵、济南、淄川、胶西、胶东七王。
刘濞征募了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众30余万人,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以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实际上这个所谓的七国之乱在咱们后世看来就很莫名。
你造反这个无所谓,毕竟刘恒和刘启这父子俩的确对你们做的有些过分了。
但是你联络匈奴,外族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在西汉时期汉人联络外族造反不会被口诛笔伐吗?
就感觉这些诸侯王造反总是要拉上匈奴这就让人很不解。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吴王刘濞起兵广陵,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向西渡过淮河,与楚兵会合,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肴渑地区活动。
吴楚联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刘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
汉景帝闻知消息,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晁错这个人,能力肯定是有的。
但是也只能说他有治政的才能。
让皇帝出去打仗自己留守京城这种屁话这个家伙都能说出来,你敢信这是说出众建诸侯的人吗?
只能说果然是术业有专攻,晁错这货治政还行,但是统兵打仗嘛……
那就只能呵呵了。
曾经当过吴国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献策诛杀晁错,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要求以换取他们退兵,景帝采纳了袁盎之计,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皆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
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
而没有了所谓“清君侧”口号的七国联军并没有退去,反而更加激进的进攻。
七国联军认为景帝软弱无能,现在自己师出无名,于是刘濞直接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拒见袁盎。
汉景帝这时才下定决心武力镇压叛乱,他记起来了自己老爹刘恒跟他说的话,国有难时用此人,此人是谁?
太尉周亚夫。
记住这个周亚夫,后面要考的。
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领兵抵御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的动向。
吴楚联军东进,行至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