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阿箩(1 / 2)
阿箩正式开课那天,村里农忙已近尾声,所以当天来了许多人。
不光有要来上课的孩子的家长,还有许多不上课的孩子以及乡邻们都来看热闹。
她前院算是宽阔的,硬给挤得变窄小了。
不下雨,上课的地点就在她家屋檐下,先前就通知过了,小孩子们自带蒲团,条件有限,她能想办法给准备“纸笔”,课桌啥的,就实在是不能够了。
简单搞搞吧。
因是家长送孩子来的,所以这天他们带的虫不多,草却是一家比一家多,没时间割新鲜草的,稻草、麦子秸杆也给她背上一大捆。
知暖来者不拒,将东西收下,和阿箩一一谢过众人,也理解他们想看热闹的心情,所以大人小孩迎进去在院前挨个排排站了,要上课的小孩子则由阿箩领着上了屋檐。
老里长也来了,有他在,不管大小都听摆布得很,说排队就排队,让安静就安静,虽然有些小动作小吵嚷,无伤大雅。
今日想来上课的孩子又多了两个,达到十八个,屋檐下蒲团摆好,按照高矮排好,站了一整个屋檐。
阿箩背着人悄悄吸了口气,让孩子们依次上前领沙筐和竹笔。
都安排好后,她站到最前面,开口前下意识地望向知暖。后者和老里长等人站在一起说话,察觉到她的目光,她转过脸来,微微冲她笑了笑。
秋日的阳光已失了烈烈之意,然她家娘子以女子之身穿着男装站在人群中,长身玉立,眉目如画,举手投足,尽是风华。
阿箩想起昨晚她告诉自己的话,她说:“阿箩,你是小娘子又怎样?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胜过这天下无数的儿郎。”
娘子说的都是对的,所以,她不用紧张,她一定可以做好。
想到这里,阿箩的心情渐渐平复了下来,忽略院里各种各样的目光,她的眼里,只有面前一张张纯真稚朴的面孔。
这情景让她好似又回到了自己还只有几岁的时候,她守在娘子身边,听她用柔暖的声音清晰地告诉她——
“文字载道,识字明理,生而为人,吃饱穿暖只是活着,读书识字,却能让我们活得更好。”
这是知暖多年前教她识字时说的话,那时候她懵懵懂懂的,完全不解其意,可今日今时,当她转述给这些孩子听的时候,她忽然就明白了。
她忽然就发现,原来,她也可以不是那个被父母嫌弃的小小女娘,可以不是周家买去的丫鬟,只能做别人身后的影子。
她可以光明正大站到人前。
为人师,为人羡……也,成为阿箩。
只是阿箩。
看到小姑娘从最初的紧张、青涩,慢慢变得从容、大方,知暖忍不住轻轻笑了起来。
笑完,她一转身,正要跟老里长说话,目光不禁意间扫到九叔公家的三娘。
她立在人群之后,目光灼灼地看着檐下正在讲课的阿箩,目光里有艳羡,也有失落,已经定亲即将要成亲的新娘子,脸上没有一点喜意。
知暖轻轻叹了口气。
不过她也来不及多想,因为这时有人挤过来,跟知暖商量想让孩子也跟着上课。
台上的阿箩虽是女娘身,但有书本,有纸板——也是知暖做的,拿块木板贴张纸,哪怕沙筐和竹笔看着略儿戏,但这些都表明,她是正正经经在授课,孩子们也都是正正经经的读书识字。
此处文风不盛,科考得功名的想法离普通老百姓看着是很远的事,但,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知道读书识字的大好处。
最简单的,哪怕是去服役,识字的待遇都比一般干苦力的强。
先前觉着知暖拿小娘子来哄孩子帮干活的人都后悔了,有一个上前,就有更多的跟着凑过来。
人多就吵,为了不影响孩子们上课,知暖将人引出院外,耐心地听完他们的想法,笑着说:“承蒙诸位乡邻看得起,我倒是想替阿箩答应了。只是地方有限,你们也看到了,能容下这些孩子来上课已是够呛,再多,怕是站的地方都不够了。”
为了保暖,也为了省钱,知暖当初建的房子并不大,房间多但面积小,三间正房也就堂屋略宽敞些,可也最多就是三十平方的模样。
比较起来,她家屋檐还真是算宽敞的了,至少够长。
事实上,知暖还真不介意多教点孩子,不管是虫子还是草,拿来做饲料做肥料都很可以,于她是多多益善。
只是她不想在自己家上课,原先人少能将就,多了,她怕人迟早发现自己的秘密。
众人求了许久,知暖就是不松口,没办法,改求老里长。
文教不是里长的职责,但一个地方文风兴盛了,作为里长是能沾到光的——最简单的道理,他们村哪怕出不了进士、举人,能有个秀才,也是颜面有光的事。
可老里长也为难啊,村里穷,没有闲钱来建学堂,轩郎君又不肯去官学教书。
不过知暖知道,只要他想,是完全有办法可以想的。
因为村里有祠堂。
而且别看这地方穷,村祠堂倒是修得蛮高大上,虽然也是泥砖砌的,但屋高墙厚,房顶还有瓦,秒杀村中大半民居屋舍。
据说下大雪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