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珍惜眼前人(1 / 2)

加入书签

告辞三林,去往公交车站的路上,胡晓辉忍不住问王建东:“你把钱都给了‘四眼’,就不怕到最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王建东不响,只往前走。

“还有,我表哥这是第一次下海做生意。你知道的,实际上做生意也不只是讲起来那样好做的。万一要是最后亏了,那你还不是亏大发了?”

胡晓辉见王建东不理自己,又说道:“刚才我看你很干脆,很支持他辞职下海的嘛?再说了,你那些个钞票也不是凭空得来的,好伐?”

王建继续前走。还是不响。

“和你说话呢?走这么快做啥?”胡晓辉紧跑几步跟上王建东,挽住他的胳膊。

王建东只好停下来。

“我表哥他自己,还有我舅舅家里的实际状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王建东打断他的话,说:“你的担心我能理解。我当然知道,‘四眼’现在下海开餐馆做生意,其实里面风险还是蛮大的。”

胡晓辉看着王建东继续往下说。

“但是怎么讲呢,你说说,我作为他的兄弟,我不帮助他谁会帮助他?”王建东想了想,接着说道,“我的看法,只要努力,应该还是有机会的。万一,我说的是万一,他的梦想要是真的实现了呢?”

“那他为什么再三嘱咐我们不要和露露说?”

“那还不简单?露露这位大小姐肯定不会支持的啊。”王建东说道,“刚才‘四眼’自己也说了,小姨已经好几次暗示过他俩都回服装厂工作。只是‘四眼’的性格,他个性要強,肯定不会接受这样的安排,晓得伐?”

胡晓辉想了想,点点头。

俩人再往前走。

王建东说道:“你还记得伐?八几年的辰光,‘四眼’他和他们技校教导主任儿子打架的事情?”

“哦,我有印象的。”胡晓辉笑笑,说道,那时候我表哥留着流行的坎头,就是郭富城那时候的头型,一个中分头,像个汉奸一样。所以我们还给他取外号叫‘分队长’。

王建东想了想,说:“你怎么知道?那时候你应该在东北的啊?”

“你肯定记错了。我还没有过去,好吧?应该是初二上学期的事情,我是初三了才走的。”

王建东要说的事情,当时是这样。

“四眼”刚上技校那会儿,他们班级有40多学生,只有3位女生。其中有一个女生人很漂亮,也很高挑。“四眼”本来就个子高大,坐最后一排,靠墙的旁边就是这位女生。

结果上学没多久,他们班有一个同学给班主任说非要和“四眼”调座位。他那点小九九“四眼”当然知道,心里想:不就想泡妞嘛,说的自己多天真似的。

结果“四眼”脾气上来,硬是不和他调座位。一直到一个学期结束,最终也没有调成。

这位同学气不过,找机会带人和“四眼”单挑,没成想却被“四眼”打得落花流水。

后来,“四眼”才知道,这位同学竟然是学校教导主任的儿子。

俩人就此竟然结下了梁子。

不过四眼也没有后退。只好以后在学校处处小心。

“最后‘四眼’不也坚持下来,还是以班级前五名的成绩毕业的吗?”回忆起这些,王建东笑道,“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四眼’还是很要强,心里有数,他总有他自己的解决办法的。”

胡晓辉点头,表示认可王建东的说法。

她问:“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搞懂,当时上海为什么一下冒出来好多还统招统分的技校呢?”

王建东想了想,说,当时的历史背景,刚开始改革开放,全国大搞基本建设,各种行业厂矿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但是那个时候除了招学徒进厂当工人外,就是那种直接进厂当学徒的模式,自然远远滿足不了社会的需要。

市里面各级领导意识到需要一批有理论知识的工人,所以从未有办学经历的企业,甚至是商业局,粮食局这样的机关单位,都纷纷办起了自己的技校,也就是通常说的两条腿走路。

“四眼”读书的技校就属于这种。

不过,读这种技校的都大多是混年龄的,不好好读书,没考上高中、大学的都是不爱学习之人。凡是有心读书的,不会放弃学业,即使考的不好,也会选择复读重考。

初中、高中毕业就选择了读技校,有很多是因为年龄未满十八岁工厂是不招的,加上父母也想着自己的子女能够学一门技术,在社会上工作也能混碗饭吃。

当时读这种技校,还能坚持读下去的,大概一百号人能留下来的也就四五十人。

王建东说道,很多人读了一年,或一年不到刚好满十八岁了也就不读了;也有一些是因为父母的逼迫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校混了几个月就退学的;也有极少一部分是在社会工作了几年,因为没有一门手艺,工作难找或找到满意的工作才选择了读技校的。

“四眼”当时还写过一首诗,大意是“当你选择了这条路,你就回不去了,不管前面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有没有人带你走,你都要试着闯一闯。车到山前必有路,人到山前更有路。”

“对的,我听说就是这首诗,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