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这么刚?(1 / 4)

加入书签

1979年夏天,恰逢世界石油危机之际,卡特总统在白房子新装的太阳能系统前,慷慨激昂地向世界宣布“太阳能才是未来,这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一次冒险”!

在这番严重冒犯了石油能源集团利益的演讲后,第二年,卡特在竞选中败北,带着自己的太阳能计划灰溜溜地离开了白房子。

1996年,在诸多次梯利益集团的暗中推动下,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在津巴布韦召开;从这一刻起,光伏发电正式进入了世界各国的视野——可以说,这是欧美各大利益集团在心有不甘之下,对于雄踞在霸主宝座上的石油能源集团发起的又一次强力挑战。

其实这种类似于中世纪欧陆内争的把戏在近百年来发生了无数起,在既有的游戏规则框架下,包括洛克菲勒在内的各大石油能源集团并没有做出直接反击,而是在各个看不见的角落里,暗中进行着较劲。

宛如中世纪欧洲彼此间带着姻亲关系的各国一样,欧美各集团之间既在许多纵向领域紧密合作,又在许多横向领域激烈竞争——既然石油能源集团们不当人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利用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狠狠地在那些“表亲”的身上割一波韭菜,那么人家想要抄你老底,你也怪不得别人。

而事实上,那些石油能源集团或许在一开始对光伏发电这玩意很有些警惕,但等到进行进行深度调查和评估后,却很快就没怎么放在心上了——无他,这个行业太多BUG了,里面的坑多到石油能源集团的大佬们直接怀疑,自己的孙子在老死之前,能不能见到那些雄心勃勃的“表亲”们坐上真正的牌桌。

嗯……

如果不计入华夏这个“怪胎”,仅仅只从欧美自身的情况出发,光伏发电这个产业坑多是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不是“可控核聚变”、“微生物发电”等技术更加遥遥无期,诸多次梯利益集团也不会在无奈之下,下注这个在他们看来,要在五十年后才能真正看得到希望的“重器”(不要拿后世某段时间内欧美光伏产业科技升级的速度来说事,那是被华夏倒逼的,按照欧美原本的自生性产业迭代惯性和内部利益制约体系来计算,50年这个数字应该是个合理值)。

………………

众所周知,太阳能光伏系统是指利用半导体材料产生的光生伏打效应,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设备。

这里面有三个核心词:“半导体材料”、“光生伏打效应”、“转化为直流电能”;分别对应了“基础材料优化”、“设备功能设计优化”、“电能转化运输设施(电站)”这三个变量。

虽然细分下来,这个产业涉及到硅片、银浆、铝边框、EVA胶膜、逆变器等数百种主辅原材料的优化、也涉及到逆变器、晶体还原炉、冷氢、异质结构、PERC、TOpcon等几千项细分技术的进步。

而表现在商业上,最终就只有一个标准——度电成本(LCOE)!

所谓“度电成本”,就是能源相关系统生产每一度电所需要的平均成本——只有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真正低于主流发电模式,这玩意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未来。

按照简易模型来计算的话,LCOE=(P【建设成本】-D【资产折旧、税收】+Pr【运营成本】-V【固定资产残值现值】)/E【发电量现值】(不好意思,真实公式要复杂的多,但后台貌似建不了数学公式,大家凑合看着吧)

那么我们来看看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是多少,其对标的煤炭火电站的度电成本又是多少呢?

杨铸对于欧美光伏产业初期的度电成本并不是很清楚,但他记得,即便是以低成本著称的华夏,2008年NMG投资金额高达2000万的大型聚光光伏电站,度电成本也高达1元/度——而此时的华夏燃煤发电的度电成本才仅仅只是0.38元/度,前者足足是后者的近三倍!

即便是到了2021年,在全投资模型下,经过了无数轮技术升级的国内大型光伏发电站在满足了1800小时等效光照峰值的情况下,LCOE的成本也才刚刚降到了0.21元/度,真正意义上低过了同时期LCOE为0.28元/度的火力发电。

但是你要知道,每年1800小时等效光照这个指标,国内大部分的地方是达不到的,再加上后世越来越捉摸不定的气候变化,因此引用1200小时的LCOE数值其实更有参考意义——而2021年,大型光伏发电站在1200小时等效光照的情况下,LCOE的数值为0.31元/度,略高于火力发电。

乍眼一看,这个数据很能令人满意,从1997年开始,国人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无限逼近了火电发电的成本,大范围内的新能源应用就在眼前——虽然这的确是个令人叹服的惊人成就,倾注了无数国人的的努力和奋斗,但是你要真以为全世界的太阳能马上就能进入到一个自主正循环的商业应用环境,那就错了。

要知道,要进行真真意义上的商用,就必须要产生利润,也就是度电利润……哪怕是远低于其余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